长三角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视察:共治一湖水

17.12.2018  16:57
长三角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视察:共治一湖水 - 新浪江苏
长三角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视察:共治一湖水 - 新浪江苏
长三角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视察:共治一湖水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来源:交汇点

  12月12日-14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22位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开展联合视察。作为一项创制性的活动,这次视察调研的主题选择的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共享一湖水”的三省一市人大代表感到,治水有必要率先迈向“共治”。

   共治”需要区域深层“共享

  3天里,代表们先后视察了江苏无锡梅梁湖水环境整治现场、七里堤藻水分离站、蠡湖整治工程,苏州望亭水利枢纽、吴中太湖湿地,浙江嘉兴产业结构调整等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及湖州市环湖河道整治工程。

  “这次考察的线路我基本都看过,每条河流污染状况我都比较清楚,太湖治理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不是哪一个方面哪一个部门能做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超的观点,也是代表们的共识:虽然十年治太,流域水环境总体得以改善,连续多年“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但水是流动的,要取得新进展,加强长三角区域深层次协调合作是突破点。

  “太湖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高,各地区水系交错,水势扩展矛盾较多,必须通过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破解制约水环境治理的体制障碍,形成良性普惠的运行机制。”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认为,在顶层设计上,要发挥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在水治理上的议事推动作用;组织协调上,长三角各省市党委政府和水治理机构必须有大局担当,站在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流域综合治理的高度,推动区域间法规、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等协调统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号角吹响,为治太提供了新契机。“考察过程中看到,大家同属长三角、同在中国最发达地区,但每个省级人大对环境立法标准、对环境的要求,各地具体环保措施都还有一定差距。”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认为,三省一市人大可考虑率先提出长三角一体化的环境标准。“有了法律依据,政府作为、企业行为规范都有法可依。我觉得这既是当务之急,现在也有机遇。

  中冶华天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冶华天水环境分公司总工程师程寒飞亦认为,长三角地区水环境、水生态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应尽可能制定统一标准,“流域有很多产业转移,不能因此带来污染物转移,然后通过调水让污染又回来了。

  共享一湖水,应在共享治湖信息上有突破。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认为,各地十年治太,成功经验很多,应“拿出来大家共同研究,可行的进行推广,实现智慧互联、科学治理”。

  此次视察第一召集人、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总结时说,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要先行一步;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所有监测数据或监测信息共享问题应达成共识,“共享信息时代,这个事情谁不愿意做谁就OUT了”。

   适时评估对症下药

  十年治太,长三角三省一市均付出了不少努力。如江苏将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应急防控和长效治理两手抓,顺利完成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近期(2015年)任务,连续11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两个确保”目标。

  也应看到,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在明显遏制进一步恶化的基础上有所好转,但离达到国家治太方案2020年目标要求仍有距离。“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分析取得的成绩和2020年目标还有什么差距。”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金葆康建议,对不达标的指标要科学分析是外因还是内因,“这对改善或降低理化指标非常重要,尤其是很多入湖水源水质要好于太湖,厘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陈杰进一步建议,应适时开展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评估,研究太湖下一步综合治理意见,对水环境治理再深化、水污染防治再提标、水生态修复力度再加大。王超表示赞同:“太湖治理规划实施这么多年,要认真进行评估,修订或制定新的规划。旧的规划和新时代的要求、新的治水思想,和对水的新认识有差距。”李丰认为,十年治水取得成效基础上,未来要往精细化方向发展,如控制排污,重点防治工业、生活、畜禽养殖等污染源。

   治太关键在控源,但要科学控源

  “各级治太都花了大力气,治水成本较高。污染易治水难,应尽量环节前移,防住污染而不是事后花大更大精力治理。”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副部长、华意技术研究院概念产品研究室主任周慧的观点,也是代表的共同看法。王超一针见血地说:“太湖治理根据我的体会,关键是控源,控源不抓就是空。

  就两个具体案例,代表们展开热议。为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太湖流域多地禁止养猪。不少代表认为,一刀切严控既无法律依据,也不科学。“养猪本身挺好的,听说京东也去养猪了,是件很有经济效益的事情。”周慧说,当前解决方式是一律关闭,而更应该改变的是粗放经营模式,如一开始就有通盘考虑,后期就不会如此被动。

  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当地养猪场也关闭了很多,“太湖治理和老百姓增收还是要结合在一起。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把太湖方方面面优势和老百姓增收结合起来,治理太湖最终目的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丁光宏也认为,治太刻不容缓,但治理不能是行政命令式的。“长三角之所以经济有活力,重要一点是市场作用发挥非常好,治理也要充分利用市场杠杆作用。”他举了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的例子:“各方拿一笔钱建立基金,考核新安江安徽-浙江断面。如考核数据达标,钱就归上游安徽,因为源头保护好;不达标就归下游,这就是环境整治钱,实施6年多来效果非常好。”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恒秋也反映:“虽然投入不算多,但效果非常好。安徽全省都在推广该模式,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

  丁光宏表示,虽然这是较简单的做法,但治理污染不仅对本地区生态带来好处,还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从而愿意牺牲一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下游不利的发展。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窦希萍就此提出,长三角各地间大都有上下游补偿的问题,“生态补偿机制能否继续放大,值得总结并推广应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说,生态补偿机制上浙江走得比较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水环境治理应同步推进、提升标准,其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付出谁得益的原则。

  寿子琪最后表示,本次联合视察活动的意见建议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报告后报送全国人大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有些需要在国家层面解决的问题,争取三省一市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或者建议,推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