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电力行动白皮书发布
电力,不仅与生活息息相关,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久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电力行动白皮书(2020年)》在上海发布,为推动示范区内电力一体化迈出一大步。
江苏人用上“上海电”“浙江电”
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善县、上海青浦区位于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界处,共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0多座。长久以来,苏浙沪三地通过500千伏线路联网,但配网几乎处于刚性隔绝状态。
通俗说,三地之间的电能传输早已经通过“电力高速公路”互通了,但分属两省面对面的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想要直接走“小道”反而成了难题,只能先绕上“高速路”,再在各自省域内走“小道”。
去年,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电网企业携手,共同启动长三角一体化电力先行工作并率先发布相关行动计划,吹响了能源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打通配电“断头路”成为突破口。
当年9月17日,随着苏州吴江和上海青浦两地交界处的一段10千伏线路接头搭通完工,青浦—吴江10千伏互联工程正式建成。在此之前,上海青浦联通浙江嘉善的10千伏青浦-嘉善互联工程也已建成。上海、浙江、江苏终于实现了配电网跨省互联互通。
好处显而易见,去年台风“塔巴”影响了嘉善一个村子的供电,若由负责供电的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抢修,可能要花几个小时。紧邻该村庄的青浦供电公司立刻通过电力互联工程为村子供电,村里的居民和企业就此用上了“外省电”。
国网苏州市吴江区供电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吴江-嘉善10千伏互联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待上海、江苏、浙江边界区域10千伏电网全部联通后,将形成线路末端联络、负荷转供灵活、网架结构坚强的一体化配电网,实现“就近取水”,由此解决三地交界处配电网末端网架相对薄弱、“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问题。当交界区域停电时,江苏人即可用上“上海电”“浙江电”,大大提升供电可靠性。
跨省供电有了统一“健康码”
除了居民用电,企业用电也将享受到“一体化红利”。
此次与《白皮书》一同发布的,还有一个特殊的“二维码”——长三角地区首个跨省供电业务“码上办”服务,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启动试点推广。这是苏浙沪三地电网持续深化一体化办电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获得感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三角有很多企业跨省经营,比如总部在上海,生产基地在外省市。国网上海电力推出的“码上办”服务,能够快速分级识别长三角总部企业、跨省客户、当前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等特殊时期政策倾斜客户、相关扶贫帮困企业等重点服务客户,实现“一码通识”,精准施策。
“电力服务跨省‘码上办’业务,好比企业用电领域的‘健康码’。”国网上海电力相关人士介绍,电力部门对企业用电数据分析后,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所有非居民电力客户提供一个二维码——黑色,代表企业用电处于正常状态;蓝色,意味着企业有机会根据阶段性优惠政策享受优惠电价;若为红色,则预警企业当前存在安全性或经济性用电异常。
“客户可以根据二维码颜色,跨省市快速在示范区内任意营业厅、网上国网APP、95598网站、政府一网通办网站办理业务,实现‘一码通办’。”该人士表示,供电企业也可帮助客户“择优选取”电费计价方式,保障安全用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打通“断头路”,共建“水乡客厅”
经过吴江、嘉善、青浦在跨省电网“互济互保、互联互通、互供互备”领域一年的探索,为区域电力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先试先行,勇做一体化示范者的步履不停。此次发布《白皮书》,正彰显了苏浙沪三地电力企业共同致力于打造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能源生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能源转型升级的决心。
打通跨省电力“断头路”和电力排管线路,共同实施架空线集中整治……根据《白皮书》,苏浙沪三地之间的电力服务一体化内容丰富,重点致力于提升示范区内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规范性,让三地居民、企业受益。
一个案例即可管窥《白皮书》的“细致”——同处江南水乡的青浦、嘉善、吴江,目前各个水乡内及周边架空线不少。三地对此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施架空线入地,形成更加优美的水乡旅游景观,共同打造长三角“水乡客厅”。
《白皮书》落地离不开各方支持。“青浦将携手吴江、嘉善两地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示范区电力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海青浦区副区长彭一浩坚定地说。
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录建议,三地电力企业继续加强合作,着力提升电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电力服务便利共享,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付奇)
来源:新华网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