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抢抓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2.05.2015  17:04

  位于丹阳市的江苏省高性能材料科技产业园,可谓是“单打冠军”云集:除了江苏恒神纤维材料股份公司8年创8个“第一”并将于本月8日在新三版挂牌上市,丹阳图南精密合金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大型复杂薄壁膜铸造核心技术的企业,江苏呈飞精密合金公司为国内唯一能生产航空超薄(0.03~1毫米)钛合金板的企业,江苏天工集团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速工具钢和高端模具钢的产能……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高性能合金材料企业集群。此外,还拥有江苏省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江苏省(呈飞)企业院士工作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丹阳研究院等7个重大创新平台。目前,该产业园正在创建省级高新区。
  这只是镇江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牢牢扭住创新驱动“牛鼻子”,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实现了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等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对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支撑推动全市转型升级,镇江人有底气、有自信。
  自信源自扎实的科技创新基础。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增长,2014年达82亿元;产学研协同体系比较完善,建成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力电器等领域的3个特色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与中科院科技合作产生的效益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自信源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全市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7家、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27家,拥有从天使投资到IPO上市整套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拥有3家科技支行、3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38家创投机构,开发了“镇科通”等多款科技金融产品。全国率先开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普遍增强。
  信心源自有力的人才支撑。全市“331计划”实施以来共资助7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499个,带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198名,集聚院士10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1人、博士1363名。
  然而,与苏南板块其他城市相比,镇江规模相对较小,集聚效应不够,在上一轮发展中相对滞后。因此,在新一轮起跑中,镇江更需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并以此为契机实现赶超发展。
  如何抓好用好建设机遇?该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在政策对接上求实效,在制度创新上出真招,先行先试释放改革“红利”。
  据悉,针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适用的有向全国推广的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4项政策等,涵盖了税收优惠、科研项目支持、成果转化、股权激励、资本市场、人才支撑等内容。其中,推向全国的6项政策中,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业通过股份转让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融资、扩大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等3项政策,已在该市推广实施,并产生了良好成效。目前,示范区建设除积极落实推广好中关村6项政策外,镇江高新区正加快推广实施国家先行先试的4项政策。与此同时,示范区积极学习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深圳等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验,力求在创新激励、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合作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创新能力综合发展、产业水平整体提升。

来源:镇江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