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强化法治惠民,“民生情怀”无处不在

30.12.2016  21:34

  法治的根本落脚点是“惠民”,“法治惠民”就是要让老百姓成为法治的受益者。今年以来,镇江市公安机关从关乎民生的方方面面着眼,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极大方便百姓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法治镇江的进程。

   户籍新政:给更多人踏踏实实的“家园”

  陕西的吴先生来镇工作已有多年,租住在京口区东风新家园。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能把户口迁到镇江来,以更加方便生活。但是,对照我市常住户口登记管理市外人口迁入的相关规定,吴先生长时间未能如愿。

  今年5月16日,镇江市公安机关出台实施购房、租房落户新政。非本市户籍居民在镇江市城镇地区购买商业、办公用房,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租赁(或以租代售)新建成套商品房、安置房、二手住房超过1年,缴纳社会保险超过1年,办理居住证超过1年的承租人,其本人、配偶及其未婚子女均可在房屋所在地或社区集体户落户。对在城镇地区购买商品房、安置房申请落户的,则不受住房面积的限制。

  得益于以上户籍新政,吴先生今年终于实现了落户镇江的梦想,他开心地表示,这座城市自此就已成为他心中踏踏实实的“家园”。

  “新政策的及时推出,主要是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房地产去库存相关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步伐,以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镇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户政大队大队长介绍,新政实施以来的大半年时间里,全市公安户籍窗口累计已办理非本市户籍居民购房、租房落户1600余人。

   “6个瘦身”:出入境办证更快捷

  近日,家住香江花城的严女士在出入境大厅仅仅用了20分钟就办好港澳通行证的受理。当接过回执单时,严女士情不自禁道:“办得真快,谢谢!”

  20分钟的背后,折射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服务的精细化要求。为了打造便民服务窗口,今年以来,镇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推出证件办理“6个瘦身”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出入境服务。

  镇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介绍,“6个瘦身”分别是指:“申请材料瘦身”、“办证距离瘦身”、“填表过程瘦身”、“受理效率瘦身”、“审批流程瘦身”和“等待时间瘦身”。以“等待时间瘦身”为例,市民事先可通过“平安镇江”微信公众号、“微警务”搭建的平台进行预约,自主选择办证时间,随到随办。

  自今年4月11日开始,出入境管理部门积极呼应群众期盼,还推出居民港澳团队旅游再次签注“立等可取”便民举措:将办理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到1小时左右。截止12月19日,来办理“立等可取”签注7012份,赢得了民心。

   “人民调解室”: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

  社会矛盾纠纷大部分发生在基层。在丹徒公安分局城区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充分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今年春节前夕,调解室受理了一起农民工集体讨薪纠纷。起因是辖区内龙山庄园工地有多栋安置房,成为“三转手”工程,开发商资金未到位,导致未拿到货款的材料商在小区里产生过激行为,未拿到工钱的农民工堵了小区大门,一时间,派出所大部分警力都扑在这件事情上。后经“人民调解室”不厌其烦地协调多方代表会谈十多次,终将这一矛盾调解妥当,几百万元工资在调解室里当场发放,领到工资的农民工们开开心心地返乡过年。

  致力于以最快的时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城区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只是镇江市公安系统推进这一举措的一个缩影。目前调解室由一名民警、两名调解员和四名辅警组成,相当于设立了专人专岗。今年以来,该派出所“人民调解室”里调解的各类案件、矛盾纠纷已近200起,涉及金额600余万元。一起起百姓纠纷的成功解决,既密切了警民关系,也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力。(镇江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