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小区周边悄然出现“邻家小店”

25.12.2014  16:45

  中国江苏网12月25日讯 如今,虽然我市大超市大商场越开越多,但是每天忙碌的生活和工作、拥挤的道路、难觅的停车位,使得很多市民并不愿意大费周折去购物。因此,一些“邻家小店”开始增多。想买生日蛋糕了,邻居就帮你送上门;要买生活用品,小区门口的便利超市就有;懒得做饭了,一个电话,附近商业街的外卖第一时间送到家……记者走访发现,我市越来越多的小区出现了“5分钟消费圈”。

  昨天,是圣诞节平安夜,住在冠城国际小区的卢先生想买个蛋糕与妻子一起过圣诞,因为没有时间去蛋糕店选购,他打算在手机微信上订购一款。“在微信上翻到有个朋友推荐的一家店的蛋糕很特别,价格也实惠,138元一个6寸的芝士蛋糕,看上去量很足,于是就打电话给老板,取蛋糕的时候,发现蛋糕店店主就是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卢先生笑着说,这个蛋糕店并不是传统门面样式的,店主在自家厨房买了烤箱、模具、搅拌机等制作蛋糕的设备,所有的蛋糕、甜品就在这里完成。店主采用的是微信营销,“取蛋糕的时候,发现生意非常好,店主还说,完全可以送货上门。”在卢先生看来,这种“邻家小店”,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随后,记者来到卢女士所说的位于冠城国际小区内的这家蛋糕店。发现虽然不是门面式的店铺,但是“专业性”却一点不含糊,蛋糕制作、包装的用品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小蛋糕店。“因为我自己采购,所以食材绝对新鲜,所有的蛋糕也都是预约后现做的。”店主表示,开在住宅房内的蛋糕店,招牌可能不会很响,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该店店主是个80后,因为喜爱制作甜品和蛋糕,就开了这家店。店主介绍,很多客户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各类生日蛋糕,虽然开店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一批忠实客户。“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话或微信订购到美味蛋糕”。

  这种开在小区楼里的蛋糕店,只是小区商业形态的一个缩影。在一些住宅楼内,还可以很轻易找到瑜伽馆、美容馆。如今,我市不少新小区都配备了自带商铺,这也为小区居民的“5分钟消费圈”打下了基础。昨天,在学府路多个小区,记者看到里面的商铺业态非常丰富:小超市、药店、社区银行、水果店、面包房、小饭店、洗衣房等等,几乎所有的消费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但在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示,一些开在小区居民楼内的店铺,特别是饮食店,却往往缺少卫生监督,因此食品安全不能保证。同时,没有发票,也给消费者维权带来难处。镇江工商局注册登记处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住宅用房是可以申请营业执照的,但必须出具业委会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住所(营业场所)登记表》等证明。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将住宅申请饮食店是不可以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住宅用房不可以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范海罡)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