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丹徒区:多措并举抓质量 提升服务促发展

13.02.2015  16:52

  镇江市丹徒区以办“让人民幸福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建设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主要载体,深化教育改革,多措并举抓质量,强化服务树形象,努力提升丹徒教育的整体水平,助力丹徒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加快升级,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共享。加快“三通”建设,基本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组织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5场,有效提高了教师熟练使用“三通”的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信息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整合,要求区教研室、区教育信息中心联合全区各校,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探索基于快捷化网络平台和现代化通讯手段的集体备课、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和志愿导学模式。

  鼓励结对,以优质管理输出推动办学水平齐增。健全和完善“两级结对体系”,省港中、镇江市宜城中学、丹徒实验学校等区内名校与国内外至少一所名校完成结对,实现管理思想、办学经验的共享;江心、荣炳、黄墟等偏远地区学校、幼儿园采取片区合作的方式与区内质量强校结对,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和精干师资队伍,整体提高全区各类学校办学水平。

  管理过程,以监测常态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反馈和指导机制,完善片区、学校、年级、班级和教师的质量监控网络,为科学考核、合理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铺平道路。进一步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通过强化培训、细化内容、捆绑考核,切实提高督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健全吸纳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加快家长委员会建设,积极探索引领质量持续提升的现代学校制度。

  优化课堂,以提高课堂效益助推学生均衡发展。以“优秀备课组”、“丹徒好课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集体备、听、磨课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逐步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倡导“宜人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育人目标逐步得到有效落实。

      特色办学,以创新育人模式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按照“一校一品”、“名校办名队”和“市队校办”思路,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积极谋划构建全区一体化业余训练网络,目前已制定“足校进校园”初步方案,后续将继续推进体育项目进校园工作;深入开展“精品社团”评比,带动全区中小学社团高质量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中小学共有各类社团600多个,做到活动有计划总结、有教师、有备课、有场地、有检查,有考核,为全区学生的全面、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