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丹徒“人才兴区”助力转型升级

26.08.2015  20:03

  江苏联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充电桩配套设施技术基地;镇江劲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正在建成国际领先的铁皮石斛活性成分功能鉴定与健康食品创新研究开发平台;江苏联海通信股份公司,主产品4G美化天线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讯商配套……在丹徒区,像联工、劲草堂、联海这样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公司正在“成批”涌现。
  近年来丹徒区实施“人才兴区”战略结出硕果:以引才作为加快发展之策、以留才作为加快发展之基、以用才作为加快发展之本。正是因为众多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从而为丹徒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013年,丹徒区就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今年又制定实施了丹徒区“长山计划”,即《丹徒区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意见》,填补了区级人才项目空白。
  江苏联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智锐就是引进的人才之一。他是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具有多年的国内外研究、管理经验。
  2014年5月,叶智锐和他的团队入驻丹徒区,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配套充电云服务系统——先后研发完成了电动汽车充电桩负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讯等技术和系统,共申请知识产权10余项,填补了技术空白,有力推动了中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目前已为上海德国莱茵、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实验室、上海德凯等机构提供完整的充电桩负载测试平台。
  人才引进来,如何留住人才?丹徒区的做法是:更多地从人才角度去换位思考,在创新创业氛围、平台、载体等“软环境”上做好服务工作。
  2014年镇江劲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丹徒区宝堰镇。对来不来丹徒,劲草堂总经理周克权本来有所顾虑,但丹徒良好的“软环境”,吸引了劲草堂入驻丹徒。区、镇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拨付资助资金共计30万元,宝堰镇提供了30亩3年免租的土地和相关办公用房。除了对项目的扶持,对于人才个人,也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经评审并落户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按层次享受每月800-5000元的薪酬补贴,最长5年;享受80-14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或每月1500-3500元的租房补贴,最长5年……
  引才,留才,落脚点在用才。对于引进人才而言,最大的“用才”是他们的创新创业项目茁壮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丹徒区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俱乐部”作用,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定期走访调研人才企业,帮助解决项目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2009年入驻丹徒区的江苏联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其主产品有身频同轴连接器、4G美化天线,主要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讯商提供配套,占据了中国此类产品市场份额的15%。联海通信总经理王俊说,通讯行业升级换代极快,他们通过丹徒区牵线搭桥,与电子科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形成合作,并成功获得了镇江市“331计划”的资金扶持。与高校联合研发的射频识别技术、工业级别二维码技术都已进入中试阶段,未来两三年内就可进入市场,而这两项超前储备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可确保联海在行业的“龙头”地位。
  据了解,近年来,丹徒区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7人、省“双创计划”人才12人、镇江市“331计划”人才49人,入选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8人、市“169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引进人才申请发明专利200多件,1家人才项目企业成功上市新三板,共争取上级资助资金263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2180万元。

来源:镇江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