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特色小镇建设东风 兴化沙沟30亿打造生态涵养区

04.09.2017  10:33

 

 

  兴化市沙沟镇作为泰州市首批特色小镇,今年正式启动建设。据介绍,该镇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资30个亿,初步建成以渔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涵养小镇。

   生态修复

  “生态是当下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兴化市沙沟镇郭庆军镇长说,沙沟入围泰州首批特色小镇,自然要借力这股东风,把基础建设筑牢做好。

  据了解,开展环保基础建设,打响“渔文化”品牌,构建生态涵养区,是该镇目前规划设计特色小镇建设方案的核心理念。

  “游千年古镇,观湖荡风光,品特色佳肴,留沙沟情怀”。沙沟地处里下河腹地,是“五县通衢”的中心镇,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沙沟全镇总人口2.86万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水产养殖面积达5万亩,盛产鱼虾蟹等淡水产品60多种,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

  “生态修复是沙沟镇目前中心工作。”郭庆军镇长说,生态修复就是要从基础做起。水是沙沟的根,保护好水资源,就是为沙沟的明天,留下了发展的空间。污染水环境的化工厂、小锅炉目前在沙沟已经绝迹。沙沟总体水质保持在Ⅲ类,一些区域达到Ⅱ类水质。

  退湖还渔工作目前已经在沙沟全面启动。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生态修复意义,还对防洪泄洪及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渔民上岸后,不仅享受国家的政策性补贴,还能投身水上旅游事业。在收入不减反增的前提下,当地政府还将组织失渔群众成立水上纠察队。纠察队日常负责清理水面杂物,同时,配合高清监控装置,监管过往船只跑冒滴漏污染水环境行为。

  为了让水乡环境更美,沙沟镇政府近期组织了近百人的队伍,集中清理水面漂浮物、打捞河、湖、塘里的废弃船舶和水底的沉船,全面清除河道鱼塘周边的垃圾杂物。目的就是让沙沟的水体流畅、水质优良、水面清澈、水岸清洁。

  为了彻底解决水上人家和过往船只给水面带来的污染隐患,沙沟镇将建设一个可集中停泊600艘船只的渔港。

  “生态问题容不得半点虚假,治理环境也要改变百姓观念”沙沟镇党委副书记顾诗华说,沙沟古镇在前期改造过程中,地下污水管网的铺设已经完成,三线下地也将付诸实施。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餐饮业也蓬勃发展,为了杜绝餐余污染,镇上新开的餐馆不达到环评要求,是不能开张营业的。

  据了解,沙沟镇设置的“环保办”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这在基层实属罕见。让绿色环保深植民心,使生态理念主导群众日常生活,适时的宣传自然成为镇“环保办”中心工作。

   绿色经济

  “沙沟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郭庆军镇长说,沙沟目前围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轻纺手工类项目。今年镇里招商前景看好,一些没有污染企业相继落户。这些企业没有污染,还是劳动密集型的。郭庆军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还解决了群众的就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在维护生态前提下,一定要健康发展经济,带动群众致富。“让老百姓饿着肚子保护环境不现实。

  沙沟镇除去“环保办”还有个“渔服站”。“渔服站”由7名工作人员组成。渔业是沙沟的重要经济支撑。“渔服站”不仅指导群众选择鱼种,养鱼护渔,更重要是着力监管鱼药的使用。对个别使用违禁鱼药的,一旦查获实施重罚。

  治水护土发展农业,也是沙沟的一大亮点。“沙沟藕田小龙虾,头青腮白,爪小尾硬,肚亮毛软,膏红肉紧。”郭庆军说,藕田套养小龙虾不仅让农户增收,还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了农田的土质。据了解,中央七套已经两次报道了沙沟藕田小龙虾。现在,“红盖头”牌沙沟藕田小龙虾已经注册成功。

  沙沟镇官河村村支书李维月说,他家就种植了400亩藕田。其中,100亩套养了小龙虾。一亩藕田套养小龙虾,年景好的时候,能有一万元的收入。

  据了解,藕田小龙虾栖息在荷藕的藕茎上,吃藕塘的落叶等物。好环境自然形成了小龙虾肉质口感俱佳的特征,加上沙沟大鱼圆和稻田蟹,已经在全国叫响。为了提高农户收入,净化农田水质,沙沟还引种了2000亩芡实。芡实对水质的要求更高,能否开花结果,水质是关键。所以,也就有了芡实是水质的晴雨表一说。一亩芡实一年收益在8000元左右。据介绍,目前沙沟全镇年人均纯收入19000元。

   涵养发展

  沙沟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小镇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平均气温15℃。沙沟古镇建设在功能上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沙沟徽派建筑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宗教菩提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地方饮食文化、湖荡渔业文化等“六大文化”,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产城融合、人景一体的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兴化市环保局马红祥局长说,沙沟水好鱼鲜空气好,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涵养区内靓丽古镇将更加令人想往。

    (韩东良 周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