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山:创新救助体系 探索精准扶贫锡山模式

02.06.2016  20:33

      围绕“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核心理念,近年来,无锡市锡山区积极探索深度贫困家庭救助新模式,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救助为主体,慈善等社会互助为补充,以保障家庭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学生学业就业为核心的多层次、全覆盖、综合型的救助体系。2010年至今,锡山区4950户深度贫困家庭、1000多名深度贫困家庭学生和孤儿享受到精准扶贫政策红利。

      加大帮扶力度,改善受助家庭的生活条件

      从保生存转向促发展,在支出型深度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完善过程中,锡山区把加大帮扶力度作为工作重点。据了解,2010年锡山区发放深度贫困帮扶资金242.43万元,到2015年,发放的资金已达到1718.96万元,年均增长47.96%。为确保深度贫困家庭救助的长效性、制度化,进一步夯实救助基础,2014年,锡山区建立了特困帮扶基金会,基金会通过政府出资为主、社会捐赠为补充的方式,共募集特困帮扶基金约2.5亿元,为深度贫困帮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锡山区根据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对贫困家庭进行划分,使社会救助由单一的收入贫困向支出型贫困辐射,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政策出台后,低保标准1.5倍以内的低收入人群、医疗支出超过家庭年收入1.5倍以上的其他困难家庭、因不可避免的大宗支出导致贫困的家庭都成为了帮扶对象。锡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苏南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由于收入低造成的贫困人群数量不多,但生病或意外致残可能会迅速压垮一个家庭,精准扶贫有针对性地救助,让一半以上的深度贫困家庭摆脱了深度贫困。

      根据贫困家庭困难程度的不同,锡山区还设置了16个档次的救助标准,救助额度从最初的3000元-3万元提高到目前的5000元-15万元,受助家庭抵御重大疾病、突发事故等各种风险的能力得以提高。

      提高帮扶精度,满足贫困家庭最迫切的需求

      传统的贫困救助主要是为了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出问题,保证困难群众最低的生活需要,而解决支出型贫困问题,是将困难群众的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作为基本需求纳入社会救助,更加关注群众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能力。锡山区在落实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帮扶救助工作从生活救助向医疗救助、突发灾难救助、学业救助和心理辅助等方面多元化发展,帮扶的实效性得到不断加强。

      东亭街道的老张家里有三个孩子,其妻子没有工作,一场车祸让老张失去了工作能力,全家五口人只能靠低保金生活。2012年,老张家被纳入救助名单后,当年暑假领到4500元的救助金和2.05万元学业补贴,三个孩子顺利进入高校就读。“困境家庭脱贫的希望在小孩身上,保障了小孩的学业,也是给了这个家庭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希望。我们没有让一个孩子因家贫而失学。”锡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缺多少,补多少”向“缺什么,补什么”转变,锡山区运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救助网络和现有人口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等载体,深入分析申请家庭医疗支出、教育支出、护理支出、有无劳动能力、是否下岗等各项具体困难,针对性地制定综合“救助套餐”,真正满足贫困家庭最迫切的需求。

      为了让帮扶效用更持久,锡山区于2011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度贫困家庭子女(孤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的实施意见》,201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深度贫困家庭子女就业帮扶工作的操作办法》,建立帮扶对象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和爱心企业信息库,通过政策推动、分类帮扶、开发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以及发挥爱心企业作用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深度贫困家庭子女就业创业,实现“源头帮扶、精准扶贫”。

      健全帮扶机制,确保工作流程科学、规范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锡山区不断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提高过程的公平化、透明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评估上,根据居民收入与支出两个因素差额关系确定合理的标准线,以准确甄别受助家庭的贫困程度。同时,对申请家庭的房产、车辆、金融资产、过度医疗现象等11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防止出现不公平或投机行为。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公开透明,锡山区强化公示环节,让群众直接参与监督。相关党员干部通过走访入户的方式向受助家庭发放资金,区财政、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检查,区民政部门通过电话询问、上门抽查的方式确保资金发放安全到位。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