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锁石村转变农村发展方式靠绿水青山打造绿色农业

19.02.2016  21:23
        “今年我们大家族的年夜饭就在村里的大酒店办的,亲戚们都说没想到一个村里还有这么高标准的酒店。”近日,笔者来到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锁石村,村民张少云乐呵呵地向笔者介绍,村里不仅有度假酒店、农家乐,还有网球场、文化宫……张少云从小长在锁石,奋斗在锁石,他说:“以前靠山吃山赚的都是苦力钱,还伤了环境,没想到现在靠青山绿水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
        走进锁石村,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村里绿树掩映,风景秀丽,绿色采摘、农家乐、生态旅游办得有声有色。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靠大力发展采石业带动经济增长的锁石也经历过发展的阵痛。开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山体资源有限,吃了“子孙饭”,将来怎么办?随后,村里下决心关停了所有采石场,开始瞄准绿色农业引进优质项目,重新培养经济增长点。2000年左右,村里的大棚种植有了雏形,成片的大棚成为锁石新的风景线。到2006年底,全村1380亩土地全部建起了钢架大棚。张少云也把家里的土地承包给了草莓种植户,看着丰收的草莓引来游人如织,他笑言:“我心里比草莓还甜。”渐渐地,到锁石“摘草莓、吃农家饭、住农舍”成为南京及周边市民休闲的新选择。“农业生态游”成为锁石村民致富的新道路。
        看着这红火的场面,张少云坐不住了,他也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他说:“村里的生态农业旅游搞得红红火火,我也要给咱锁石发展添把火。”2013年,张少云和自家兄弟一起承包了锁石村北太子山的百十亩土地,开建太子山农庄。由于之前没有开农庄的经验,张少云坦言是摸着石头过河,他很感谢村里给了不少相关的指导帮助,让他少走了不少冤枉路。从设计庄园景观、铺设道路到栽种果树、放养鱼苗……一步一个脚印,农庄的模样渐渐清晰。采访中,张少云表示,计划用5年的时间,把太子山做成集露营、采摘、垂钓、住宿等于一体的开放式休闲农庄,他说:“我想明年开始逐步对外接待游客,欢迎大家来玩,看看我们锁石的青山绿水和大好风光。
作者:张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