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看好"一带一路"融资业务 资金制约待解
江苏省政府最近专门出台了关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企业“走出去”,资金是关键,难题如何破解?近日,省商务厅联合多家金融机构举行银企对接洽谈会,原本计划150人的规模实际吸引近百家银企180余名代表参加,话题之热可见一斑。
“走出去”更期盼国内金融援手
“走出去”赴境外投资,往往具有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在当地银行取得信贷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取得国内银行的支持,在“走出去”企业看来尤显迫切。
双马化工,是我省较早“走出去”企业之一,2006年就在印尼购买土地、设立工厂,利用当地橡胶资源,延长国内产业链。总经理助理马新池说,购买土地本想自己开发,但因前期资金投入大,公司自有资金有限,只能利用土地上的木材等资源滚动开发。
“这个项目经测算需投入10亿美元左右,目前实际投入不到1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资金缺口只能靠招商来的企业解决一部分,其余向银行贷款。”马新池说,印尼融资年化利息高达11%左右,远高于国内,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印尼的BCA银行贷了不少款,目前还在与印尼中行紧密接触。“项目要推进,没钱只能是空话。”
与双马化工一样,我省光伏行业成功“走出去”的中盛光电也在热盼国内银行的援手。“我们公司90%业务在海外,其中一半左右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半年业务增长30%,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中盛公司CEO佘海峰说,中盛光电的融资一半左右通过境外银行来解决。国内银行普遍有较强实力,只是模式和体制上缺少突破。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与中盛的成功合作,都是以金融模式创新探索为前提的。总体看,我国金融机构对海外项目融资没有境内成熟,业务结构类型、方式等与国内不太一样,需要进行银行审批制度、内部文化体系等的创新,与企业共建对项目和业务创新的信心,这也正是当下的最大障碍。另外,国内银行融资更多考量企业资产、担保能力,而海外事业纯粹看项目本身,这种反差也提醒我们的金融机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要尽快与国际接轨。
中外银行看好“一带一路”融资业务
本次银企对接会,吸引了省内金融界的各个方面军,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有政策性银行和保险公司;有本土银行,也有外资银行。各家纷纷亮出新计划、新方案,策应国家战略、支持江苏企业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银行应势而动,推出的是服务“一带一路”及“走出去”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和方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司金融部高级经理王钦成说,这种服务涵盖企业跨境收购、全球运营及境外发债和上市的全流程,具体包括全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人民币国际化产品等。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贸易与现金管理部总经理张衍说,在经济转型和大布局下,顺应企业需求来提供更多元的金融服务方案是银行的职责。6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了“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服务方案1.0版本,针对“走出去”企业可能遇到的需求提供了5+5配套方案。比如贸易融资,针对江苏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原料进口的增加,浦发银行明确提供新的避险和在不同利率、汇率市场环境中更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压减成本,增加收益。
与中资银行比,国外网络是外资银行的特色和优势。花旗中大型公司业务主管周鸣说,花旗非常希望利用全球网络及其先进的现金管理平台经验,帮助江苏企业在“走出去”中规避风险。
除了资金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面对更多风险,诸如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卢布贬值等。这一系列突发事件表明,我国企业“走出去”包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投资的道路不平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营业部副总经理王新顺说,“一带一路”战略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机遇相随而至的是挑战和风险,他提醒应高度重视投资风险,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作为政策性保险机构,中信保将努力保障江苏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安全,让企业走得出、走得稳。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我省企业‘走出去’推向了历史最好时期。”省商务厅副厅长陈晓梅说,省商务厅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商务创新引领工程,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力争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年均增长10%和5%以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占全省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目前,省级以上安排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扶持资金规模超过2个亿。下一步将加强规划引导、加强政银合作,特别是密切与各类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更多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促进企业集聚发展,力争未来5年里,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形成2-4个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将我省企业“走出去”推向新的层次和阶段。(邵生余)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