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奶奶网上“打酱油”耄耋爷爷也爱玩电脑

17.03.2015  12:43

 

图为75岁的刘金凤正在玩手机游戏。张园摄

 

 

编者按:社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基础细胞。从今日起,本报推出“靖报记者社区行”栏目。本报记者将走进全市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的社区,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社区变化,记录社区前行的脚步,传递社区发展正能量。

 

70岁老不老?“不老!正当年呢!”在我市靖城街道布市里社区,有一群时髦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岁,但个个精神抖擞,满脸笑容。平日里儿女们不在身边,他们便通过微信语音、朋友圈晒生活等新潮的方式与子女们保持联络,通过淘宝购物、手机游戏等打发无聊时光。昨天记者走进布市里社区,跟随这群马洲大地上最时髦的爷爷奶奶们,感受不一样的“夕阳红”。

 

红色线衫、黑色毛呢长裙,75岁的刘金凤一看就是个“时髦奶奶”。昨天上午9点,跳完健身舞的刘金凤兴高采烈地来到居委会,跟工作人员炫耀玩手机游戏的心得。“现在的老年人个个都是‘老顽童’,他们心态很年轻,什么新鲜事情都愿意试一试。”布市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晓芬告诉记者,去年社区制订了完整的“银发族”网络培训,教社区老年人上网冲浪,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与身在外地的子女视频交流等。眼下,社区已经有数十位银发族加入了培训班,成为了“网上冲浪好手”。

 

老年人学上网有个特点,容易忘。你要特别有耐心,一遍遍地反复教。”布市里社区居委会主任王馨笑着说,平日里,老人家若遇到难题了,居委干部们就直接上门指导,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少些孤单,多些乐趣。

 

57岁的翟喜霞学会上网后,特别爱逛淘宝,没事就上网淘油盐酱醋零食狗粮。昨天天气不好,翟喜霞又开始在家中“捣腾”淘宝网。无意间,她看中了一款有机酱油,超市里打折还要卖25元一瓶,网上只要18元一瓶,两瓶还包邮。翟喜霞捡着了宝,当即在微信圈里分享。好几位奶奶见着后,都嚷嚷着要买。

 

60岁的王丽琴是社区舞蹈队的队员,这几天正迷恋微信。因为刚入门,还没摸透啥叫分享,她索性将照片、短信挨个微友发。“孩子孝顺,帮买了智能手机。开始吧,只能看着那手机屏幕大,功能多,自己就是搞不懂,不过,什么事都有个过程,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向居委会那些年轻人请教,一来二去就熟了。”王丽琴说,“年纪大归大,年轻人喜爱的东西我们也关注一点,学一点,不仅能减少与晚辈间的代沟,还能在与他们交往的时候带去便利,两全其美。

 

82岁的孙毓飞是社区“银发上网族”里年纪最大的,但孙老却一点也不服老。去年,为了能和定居美国的女儿视频聊天,年过八旬的孙毓飞开始学习上网。“刚开始学的时候特别难,后来慢慢熟悉了打字也变快不少。现在看新闻、找视频、看电影都难不倒我,同龄人里面就属我最懂电脑了。”孙毓飞说,年轻的时候,他最喜欢听蒋大为和阎维文的歌曲,买了不少俩人的磁带。现在学会了上网,听歌更方便了,他每天都要打开电脑听几首歌,跟着唱几嗓子。上回女儿回靖江看他,直说他越活越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