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安徽铊中毒案家庭 当地政府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23.12.2014  18:22

  临泉县一家6口铊中毒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家里现在情况如何?警方调查有哪些进展?记者昨日奔赴事发地临泉县关庙镇涂庄村,对受害人朱全林夫妇的街坊邻居、亲家以及当地公安等部门进行采访。

   邻居夸老两口为人和气

  距离临泉县城一个小时的车程,沿着村口高低起伏的小路,记者抵达关庙镇涂庄村,从地图上看,这里与河南搭界。沿途,记者不断向人打听受害人朱全林的住址,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告诉记者,朱全林住在村东头,到了那里建议记者再打听一下。

  来到村东头,记者向村民询问朱全林住哪儿,一位老奶奶表示不知道,可当记者说起一家6口中毒到北京治疗一事时,她仿佛恍然大悟:“噢,你说他们啊,往那里走就到了。老两口人不错哦,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

  一位七十多岁的牛姓村民告诉记者,他离朱全林家不远,朱家老两口平时和和气气的,说话都带着笑,特别是朱全林很爱开玩笑,“很少见他们跟人吵架,宅基地纠纷也是三四年前的事了,现在没听说跟人有什么矛盾。

  村民说,村里地少日子难过,年轻男子一般都到外面打工挣钱去了,留下老婆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他家也是,老两口带着个孩子过,(跟别人)能有什么仇怨?

   亲家公自带饮水来看家

  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朱全林家门口,这是一座极其普通的两层小楼,坐北朝南,大门已上锁,锁头是新的,“一家人到北京看病后,他亲家来给他们看院子,我去叫他。”引路的村民说。

  不一会儿,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男子匆匆赶来,老远就冲记者打招呼。他叫孟相华,是朱全林小女儿的公公,老家也在涂庄村。朱全林一家人赶赴北京治疗后,孟相华特意从打工地合肥赶回老家,给亲家看家护院。

  孟相华打开大门,迎面是一堵迎门墙,上写“红福盈门”四个大字。院子不大,水泥地打扫得很干净。迎门墙前是一口井,“这就是他们的饮水井,做饭用水都从这里打水,然后用塑料桶提到厨房。

  12月14日至今,孟相华白天在自己家里,晚上到朱家看门,每次来都会从家里带水,“亲家出了事,他家的水我也不敢喝了。

   南面围墙高度不足两米

  小院东边是仓库,北面是住房,西面是厨房,只有南面是一堵高不到两米的围墙,翻过围墙是片菜地。厨房门上也挂着把锁,同样是新的。孟相华对记者说,这都是他临时配的,为的是防止外人进入,只有警察来了才打开。得知记者来意后,他很主动地打开了所有房门。

  厨房空间不大,左边砌着地锅,边上还堆着些干柴;右边是灶台,灶台上的两只碗里还盛放着吃剩下的食用油和辣椒粉。孟相华说,事发前一晚,吃剩下的饭菜就放在厨房灶台上,房门没上锁,“现在想想肠子都悔青了,要是那天锁上门,或许就没有这档子事了。

  “警察今天早上来了,进院子和厨房看了看,取走了一些样品。”孟相华告诉记者。

   临泉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昨天下午,记者打电话给正在北京陪护的小女儿朱女士,她告诉记者,昨天早上,临泉县公安局的常警官专程赶到医院领取了一家6口人的头发样本化验结果,案件有待进一步侦破。

  昨天,临泉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县里已于昨天上午召开了专题会,就铊中毒案件进行部署,目前案件正在侦查中,具体细节暂时不便透露。

  截至昨晚8点,记者从临泉县委宣传部获悉,鉴于铊中毒案件在该县尚属首例,该县特别成立了由两位县委常委牵头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单位包括该县公安、民政、卫生、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计划连夜赶赴北京看望受害人一家,有望今日抵京。民政、卫生等部门将现场办公,给予这一家人政策内的新农合、大病医保报销补助,帮助一家人减轻治疗负担。(新安晚报)

  原标题:探访安徽铊中毒案家庭当地政府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