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刘华兵:“铁疙瘩”玩成泰州第一

22.07.2016  12:17

 

姓名:刘华兵

 

性别:男

 

年龄:43岁

 

岗位: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部长

 

推荐理由:泰州市钳工状元、泰州市劳模、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

 

匠人之语:成功的道路充分荆棘,唯有学习与创新才会逐步走向成功。

 

1991年,刚刚入职的他还是门外汉,对钳工技术一窍不通;2007年,他已经可以凭一双手,将“铁疙瘩”,做成近乎无缝隙对接的复杂件,那一年他夺得泰州市钳工状元;现在,他以钳工为基础,传帮带,培养了一支多元化团队。他,就是刘华兵。

 

就是羡慕钳工,尤其是老师傅

 

和钳工结缘,始于刘华兵对钳工的羡慕之心。1991年,18岁的刘华兵高中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了生产流水线上一名普通工人。半年时间里,单调的工作让小伙子有些迷茫。

 

我当时最羡慕的就是厂里的钳工,有技术,特别有本事,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去试一试?”每次看到车间里的钳工,刘华兵都有换岗位的想法。最后,按捺不住的刘华兵主动找到了车间主任,提出了尝试钳工工作的想法。正巧企业缺乏技术工人,公司领导欣然应允了刘华兵的申请。

 

虽然技术工种工资高,但当时机械化程度低,钳工是技术活外,更是体力活。钳工基本功——锯、锉、錾、铲刮、研磨等,当时都是手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一天工作下来,身材偏瘦的刘华兵不但浑身湿透,而且腰酸背痛,手上也磨出了血泡、老茧。尽管家中条件不好,但家人看到刘华兵这样受苦,十分心疼。

 

不过,刘华兵却不心疼自己,他的想法只有一个——早日学成出师。上世纪90年代,有技术的钳工往往下班后,都会做一些兼职。看到厂里的老师傅下班后还有“”做,刘华兵很是羡慕。于是,6年学徒时间里,刘华兵有“两多”——“”和“思考”都比别人多,终于有了出师的资格。

 

练就真本领的秘诀,只有“悟性

 

刘华兵一直认为,做技术活,练必不可少,但最离不开的就是“悟性”。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刘华兵对“悟性”的理解则是,能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会不会善于思考。

 

练,就是下苦功夫。刘华兵当了6年学徒,仅锯角钢做架子就干了一年半时间。

 

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掌握方法更难。刘华兵刚做钳工,就闹出了笑话。第一天上班,刘华兵跟在师傅后面,看师傅在钢板上划线下料。“只看见师傅在钢板上画了几个图形,他也没说什么,我就当看了热闹,第二天师傅让我做,我傻眼了。”被师傅一通骂之后,刘华兵总结了教训,无论师傅做什么,他都仔细看,主动问,无论是多小的细节都不放过。

 

2007年,刘华兵和同事一起参加我市“宝骊杯”钳工职业技能大赛。考场上,同事在锯材料时出现了0.02毫米的误差,让他记忆犹新。“看到他失误,我就提醒自己不能失误,最后我也确实没有失误,我觉得这就是悟性。”刘华兵认为,学不仅是学技术,更重要的学别人的经验教训,只有想得多,才能学得多,这就是“悟性”。也正是这样的“悟性”,让他在2007年成为了泰州市“钳工”状元。

 

从学徒到师傅,多元化的他带出团队

 

现在的刘华兵已经是企业管理层的一员,也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但最放不下的还是钳工技术。在刘华兵的办公室旁,有一间小屋子,这里便是钳工基本功的练习场所,也是他团队成员的“入学”修炼场。只有在里面通过测试,得到刘华兵的许可,才能正式上岗。

 

在刘华兵看来,钳工不仅仅要做精,做成行业专家,也需要成为杂家,要以钳工技术为基础,多学习其他方面知识。在公司,刘华兵胜任工程管理、设备管理、测试管理多个岗位,也都基于他过硬的钳工技术。公司生产车间里的机械门锁检测设备,从最初的设计图,到部件的制作,再到组装,都由刘华兵自己完成。“虽然我的团队分工不同,但为什么我要求他们练钳工基本功?设计的人需要有技术基础,不然设计就是天马行空,纸上谈兵;设备维修需要钳工中的铲刮技术,不练你怎么能行?”刘华兵严格要求团队的成员,都是自己率先垂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华兵坚持导师带徒,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的传给徒弟。现在,他的团队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白驹过隙,二十几年的职业生涯,让刘华兵长了年纪,也从一个百事不晓的门外汉成为了业内高手。在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刘华兵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苦练钳工基本功;第二个十年做精技术;第三个十年要做多元化的专家。现在,他正带领自己的团队朝着第三个十年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