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伯平:孤山脚下“泥狗王”

29.07.2016  19:10

 

工匠名片

 

姓名:钱伯平

 

性别:男

 

年龄:51岁

 

推荐理由: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匠人之语:祖传的技艺必须传承下去

 

靖江孤山,山领苏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长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苏北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颇具盛名。

 

与孤山同负盛名、汇聚着孤山灵气的“泥狗子”在靖江可谓家喻户晓。这个传承数百年的神秘而古朴的工艺品,如今已被列入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当地人公推为“泥狗王”的钱伯平也在今年成为了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制作泥狗子的手艺,传到他手上已是第八代。

 

五岁就帮“泥狗子”上松香

 

用孤山上的黄泥,塑成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俗称“泥狗子”。传说赋予了泥狗旖旎的神秘色彩。

 

钱伯平听父辈们讲孤山“泥狗子”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了。“有一种说法是,孤山镇第一任县令属狗,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后人用泥巴做成狗的样子纪念他;还有一种说法呢,说是古时候,这里闹瘟疫,天神派来一只神狗帮助驱赶瘟疫,瘟疫消失后,人们为了避邪,就做起了‘泥狗子’。”在孤山当地人看来,“泥狗子”是一道趋吉避凶的护身符。最初,孤山的泥塑只有一种小狗的造型,“泥狗子”由此得名。后来,渐渐地,几十种飞禽走兽都成了民间艺人的手下活物。

 

钱伯平制作“泥狗子”的技艺,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八代了。他记得,大概只有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给父亲制作“泥狗子”打下手了,父亲制作好后他帮助烧制,帮助上松香,从那时候起40多年来他一直没丢下这门手艺。

 

一分钟可做成两只“泥狗子

 

上世纪60年代时,孤山脚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泥狗子”。而如今,当地人公推钱伯平为“泥狗王”。

 

走入钱伯平家中的客厅,一眼就能看到摆放整齐的几十只“泥狗子”。客厅内,钱伯平正在专心致志地忙活着。

 

一块黄色的泥巴在他的十指间翻飞,不到30秒,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便成型了。“力度要把握好,多一分,做的时候会裂开,少一分,晒的过程中也会开裂。”随即,他用筷子从“泥狗子”的颈部至腹部打出一个孔,再从顶端打一个孔与前孔贯通。“这叫打响,别小看这两个孔,插入的角度和深度都有讲究,否则吹不响。别人只有70%的成功率,而我百发百中。打响其实有点像打靶,需要凝神屏气,一鼓作气。”钱伯平自豪地说。他将刚捏好的“泥狗子”放到嘴边,轻轻一吹,“泥狗子”立即发出清脆的响声。

 

“把这毛坯晒干后,放到炉火中烤,然后上松香点红,“泥狗子”就做成了。”说话间,已有十几个“泥狗子”在钱伯平的手下排成了行。

 

钱伯平做的“泥狗子”形神兼备,且他的快速成型在村里无人匹敌。别人2分钟做1个,他1分钟做2个。遇到供不应求时,他还有个“一把抓”的绝活,抓一块烂泥随手一捏,打响后立即能吹,令围观者啧啧称奇。

 

2002年,江苏省举办首届农民艺术综艺展,举办方专程向钱伯平订货,他从卖剩的“泥狗子”中随手挑了20个,竟然全部入选,并在江苏展览馆展出。

 

做“泥狗子”成为一种习惯

 

上世纪60年代,孤山附近的村民穷得叮当响,出门卖“泥狗子”成了男人们脱贫致富的梦想。每年到了春季,孤山的男人们就会带上甜菜饭作为干粮,挑上货郎担,开始他们走村串巷的一天。

 

现如今,再也没有人把卖“泥狗子”作为生计来看了。钱伯平说,如果生意好一点,一个月最多也只赚几百元钱,这点钱连生活费都不够。

 

钱伯平也不再将这门手艺作为主业,他做起了空调生意。不过,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回到家后他总是会拿起一团泥巴,在手上捏、盘、整、塑。“回来不做的话,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毕竟这么多年,习惯了。”也许钱伯平并不知道,正是这样一种习惯,一份朴素的情感,在不知不觉地完成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钱伯平告诉记者,有时候,家里人看到他在琢磨那一大块黄泥的时候,还会抱怨他,认为做这个玩意儿也赚不到什么钱。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总要在自己手上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