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7秒钟全世界就多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

24.09.2015  11:02

  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个疾病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老年痴呆症。为了呼吁全社会对这种疾病的关注,江苏体育休闲频道联合中大医院,在南京博物馆民国馆设置了“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周。今天上午,不少老人来到现场参观,他们中的几位,父母都曾患有老年痴呆。专家建议,如果家里有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不妨多陪他们聊聊过去的事,看看以前的老物件。

  站在民国馆的“街头”,看着当年的生活场景,很多老人感慨不已。“如果我母亲还在,她一定觉得很熟悉。”今年68岁的孙大爷家住锁金村,1998年,他的母亲因为老年痴呆病去世。“前兆并不明显。”孙大爷说,母亲刚患病那两年,最初的反应只是少话,到后来,竟然一句话都不说了。同时,记忆力也越来越差。为了照顾母亲,他专门请了护工,自己负责每天买菜做饭。所有食物都要用电磨机打碎,再喂给母亲吃。“我那几年整夜地睡不好觉,生怕她自己起来跌着了。”然而,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晚上因为摔跤,孙大爷的母亲盆骨骨折,住进了医院。后来她的老年痴呆症病情逐渐加重,两年多的时间,就去世了。

  65岁的肖阿姨,情况和孙大爷类似。她的母亲也是上世纪90年代因为老年痴呆症去世。“一开始家人都不知道,当时老年痴呆症的普及也少,只觉得老太太脾气变大了,最后检查出来,是得了这个病,67岁就过世了。”肖阿姨说,她今年已经65岁,“生怕自己也得上。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志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如今每7秒钟,全世界就多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我国,患者已经超过500万人。

  张主任介绍,老年痴呆症的发展一般最初是记忆力减退,不记得刚发生的事,比如早饭吃了什么,或者把本来很熟悉、很简单的事情忘记了;随后就是远期记忆的丢失、生活技能逐步丧失;等临去世前,基本上脑中已经空空,失去了记忆和技能。老年痴呆症患者确诊后,平均寿命在7年左右。

  但是,如果这一病症能在早期得到诊断并进行干涉,可以延缓患者的寿命,提高其生存质量。专家建议,如果发现自己活家人有疾病的征兆,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启动认知训练。此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家庭和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增加对患者的关爱。如果家里有老人痴呆症的患者,家人可以和他们多聊聊天,聊些过去的事,看看过去的老物件、老照片、日记等等,进一步保存其尚存完好的记忆,这对于病人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