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走金东”今日走进澧浦 秀美绿道感受古韵今风

24.03.2016  18:13

【龙虎网报道】(记者 陶禹歌)3月23日上午,“国内知名网媒走进美丽金东”大型媒体采风活动的记者们就来到金东区积道山脚,沿着澧浦绿道既体验了金东古老村落的独特风韵,也感受了该地村民日常生活中,古老传统与当地现金组织力量的交融。

崇文尚武 “文昌武曲”打造金东明珠村落

当“国内知名网媒走进美丽金东”采风团的记者们走进位于金东澧浦镇的蒲塘村时,立即被村口一块写有“文昌武曲”文字的牌坊所吸引。据记者了解,“文昌武曲”分别指中国传统信仰中掌管文化功名与武艺军戎的两位神明,意为希冀此地能够文化昌明的同时,也可以武艺兴盛。而据该村村民介绍,“文昌武曲”四字,也是该村历史与现状的浓缩与展现。

记者走进村落,就发现一座雕梁画栋、挂有“王氏宗祠”匾额的门楼。据了解,蒲塘村村民以王姓为主, 该宗祠是村中王姓族人为尊奉祖先、敬宗收族而建立的家族性公共建筑,已有数百年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因用作当地粮仓而得到保留。走进宗祠大门后,就是供奉着该族远祖与部分有功德祖先画像的飨堂,飨堂上方的屋檐上还悬挂着诸如“左丞相”、“状元”等表示官职或荣誉性地位的牌匾。据该村村民透露,该族始祖王彦超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手下的一员大将。当年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诏令手下将领交出兵权时,王彦超是第一个响应号召从而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在王彦超之后,该姓族人又有数人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获得过功名,甚至成为朝廷命官。近现代以来,族中又有多人投入了当地的教育文化建设乃至革命事业中,他们也都在宗祠飨堂中留下了自身画像或照片,享受着当代村民的祭祀与尊崇。

而该宗祠的后院,如今则被辟为展现蒲塘镇当地文化发展风貌的小型展览馆。

随后记者团一行人又参观了已被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经拳表演。据了解,五经拳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蒲塘当地村民为保卫乡土而创立的拳法。据记者观察,当地的五经拳不像其它某些武术种类一样,打斗时全身有大范围的伸展幅度,基本打斗动作以上半身小范围击打为主,伴以下半身的小规模移动,且格斗姿势基本以侧身为主。针对这一点,蒲塘村村委书记介绍道,从前的蒲塘村土地狭小,村内道路狭窄,五经拳的这一列特点,正是根据当年蒲塘村内通道难以让身体大规模施展转身的情况而形成。该村村委书记同时表示,虽然当代的蒲塘村已没有保卫乡土这一严峻的形势需求,但尚武的风气依旧在当地广为流传。而五经拳更是当地男女老少普遍练习的一种拳术。

饱览田园 悠长绿道化身秀美名片

澧浦当地引人入胜的,除了蒲塘村这一有着独特风韵的古村落外,还有一条连接了澧浦当地数个明珠村落与秀美自然风光的骑行绿道。

采风团一行的记者们也迎着春日的细雨体验了一把当地的绿道。沿着绿道行驶时,一边是优美的田园风景,一边是亮丽的新农村,时而穿行于绿树林荫,时而流连于湖光山色,时而穿越在古街小镇。

据澧浦镇镇干部盛妙苗成介绍,澧浦镇是浙中闻名的苗木种植大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绿道建设依托了当地丰富的苗木资源,以优美的田园、山野风光为主体,打造了金华首条画意绿廊绿道。

整条绿道长43.7公里,分成三个环,环积道山、环山河溪水库和还绿化苗木长廊,设有景观节点和兴趣点11个,驿站16个,把文化古村、自然景观、人文景点都串联了起来。

在宅山村村民眼里,绿道不仅仅只是一条自行车道,更是圆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公路梦”。

村干部李国青告诉记者,宅山村至孝顺龙潭下村的这环绿道,修建在海拔500多米的黑虎崖上,如今宽6米、长3.1公里的绿道,驱车只需10余分钟。“以前,这条路只有1.5米宽,村民上山劳作,只能徒步行走,通常要走上个把小时。”李国青回忆。

而这条绿道也成为金东区的一张新名片。去年,金东区旅游局依托绿道,举办绿道文化旅游节。开展了骑游大会、“跑在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赛、“爱在金东”阳光公益骑行活动、“美丽金东”千人荧光夜走活动、“乐在金东”亲子骑游活动、“走进金东”外国学子骑游金东和“挑战金东”全国自行车俱乐部邀请赛等多项活动。

古韵今脉 宗祠传统与党建工作相融相依

沿着绿道,采风团一行又来到了当地的另一个古村落——琐园村。与蒲塘村等金东当地的许多村落一样,琐园村如今也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宗祠文化传统。与对乡间宗祠较为陌生,且普遍认为其已成为刻意保留的观赏性景点的印象不同,在琐园村,各类宗祠场所不仅还深深融化在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还与当地的乡村基层党建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记者看到,琐园村内还保留有不少诸如“忠恕堂”“继述堂”等有着淳厚古韵气息之名称,用于村中各个不同家族进行议事集会并进行道德礼仪教化的公共建筑场所。不少堂屋内还在显要位置镌刻有教育族人从贤向善的家训乡约。

而在村中严氏族人所建立的严氏宗祠内,记者一进门就看见了村内党员村民的公示与评议宣传栏。宗祠主建筑两侧的厢房内,则依次分布着村党支部办公室、党员评议室以及村内的农家书屋等场所,村内大半的公共事物场所,都集中于此处。而琐园村,也是金东当地的党员示范村之一。

据了解,该宗祠一直以来即是该村的主要公共事物场所。因而当代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工作开展时,这里也自然成为了基层党建组织延续村落文化传统,进行基层当组织工作的中心地点。

来源:  编辑: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