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晕乎乎”重返5000点 该撤退还是追涨?

06.06.2015  17:03

  阅读提示

  5日上证综指成功站上5000点重要心理点位,创下近七年半新高。伴随股指走升,沪深两市成交突破2.3万亿元,逼近前期创下的历史天量。重返5000点,让大妈们开心得合不扰嘴,但狂喜过后仍然担心,牛在5000点,狼会不会来?

  打新资金回援

  沪指5000点“闯关”成功

  重要关口往往是多空激烈搏杀的时刻。此时发生巨震的概率加大。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昨天沪指的5000点得而复失又失而复得。时隔7年之久第一次站上5000点市场有点晕,晕了自然就不稳,所以早盘高开在5000点之上时,市场是很不适应的,不到15分钟就掉了下来,然后再上5000点依然还不习惯,11:00就开始出现跳水,使得指数惯性下跌继续蹲了下来,午后下探到低点4898.07点后才平稳下来,最后半小时终于又站上了5000点整数。

  一天之内三次站上5000点有何意图呢?申银万国证券扬州营业部投资总监潘红朝认为,不断震荡也是想吓退一些胆小的投资者,达到清洗筹码的目的。

  回顾5月下旬以来,沪指曾数度试探5000点整数位,但均告失败。在此间投资机构看来,昨日沪指“闯关”成功,得益于打新资金的大规模回流。

  本月2日,11家拟上市公司集体申购,合计冻结资金3.27万亿元,其中仅被称为“巨无霸”的中国核电就吸引了1.69万亿元资金。照此计算,5日解冻的打新资金高达3.2万亿元,潘红朝认为,资金面骤然“减压”,成为当日市场放量走高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股指总体震荡走高的同时,投资者入市步伐也不断加快。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25日至29日的一周内,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高达443.5万户,环比猛增近七成再创新高。同期,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有史以来首次突破5000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股供应本已提速的背景下,国泰君安证券首发申请本周过会,预计融资额达300亿元,成为继2010年7月农业银行上市以来内地股市规模最大的IPO项目。这意味着短期内A股仍将面临扩容压力。

  撤退还是追涨

  市场传言频出如何抉择?

  热血股民爬上5000点的平台,还没品尝到喜悦,却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首先迎面扑来的就是各种“谣言怪物”。

  6月3日,一条信息在微信中流传:“周四之前,把所有仓位调整到半仓以下,能空仓就空。预计周四、周五出重大利空。”同时,关于上调印花税的谣言也再度出现,社交媒体上传出消息:“股票交易印花税上调已经批准了,准备公布,有传这周五公布。

  打怪的也迅速现身。东莞证券首先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不实传言紧急减仓的风险事件温馨提示”,称社交媒体上发布把所有仓位调整到半仓以下等风险预警消息的发布人员非公司员工,不代表东莞证券官方立场。

  国泰君安证券扬州营业部总经理徐善武说,到了这种关键点位,人们的恐慌情绪加重,往日股市大跌的阴影不时闪现在潜意识里,“各种预言不失时机地出现了,反正能蒙对的概率很高。

  这不,国信证券顶不住了,出来预言了一把:风险时间窗临近,6月下旬开始至三季度末可能是今年行情的转折点。历史上最强的两段牛市持续时间为26—28个月,以此推算,本轮行情结束时间对应今年的7—9月份,由于指数上冲过快,牛市结束时间或将提前。

  说牛市会提前结束,陷入癫狂的股民没有人喜欢听这样的话。

  如今A股的疯牛走势吸引了债券之王格罗斯的目光。他放言,A股将是其下一个做空目标,而且这是一生难遇的做空良机。听闻此言,不知蜂拥入市的扬州大妈们将作何感想?

  注意风大慢走

  5000点后市应警惕风险

  沪指重新站上5000点,有股民表示,需要致敬本轮牛市的吹鼓手、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

  早在2014年8月份,当沪指还在2200点附近徘徊的时候,任泽平率先提出,随着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中国现代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即将上演,股市可上5000点。

  5000点论一出,立时语惊四座,闻者大哗。10个月后,时间证明他是对的。

  那么,当5000点真的来临,这位牛市的吹鼓手对后市怎么看?

  “在大多数人看来,2000点是熊市,大家觉得风险大,而5000点是牛市反而不太看风险。这实际是很多人看市场缺乏独立的认识,容易受周边人干扰。”在日前国泰君安的年中策略会上,“任教主”称,“我理性了,市场疯了。

  在任泽平看来,现在股市已经处于高海拔,如果没有成功的改革推进和落实,这轮牛市要突6000点是很难的,“当已经有人喊出8000点乃至10000点的时候,我们依然保持着足够的清醒。

  对此,潘红朝认为,在5000点高位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对待,“把学费用来买股票的,到5000点先把学费交了;把信用卡透支了去买股票的,可以先还钱了;没有任何股票支持的大爷大妈们,这个时候就不必把养老金买股票了。”潘红朝说,也许后市还会震荡走高,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投资者仍可继续参与,但对于多数股民来说,应当收缩信用杠杆,保持安全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