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三姐妹”王凤霄

11.03.2015  18:10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徐人仲)“三姐妹”在北京曾非常有名。1966年3月,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长篇报道:《用可能达到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报道了北京第二棉纺织厂的事迹,其中有1500多个女工组成了“三姐妹”。所谓“三姐妹”是指她们三个班的工人,在生产上互相协作,思想上互相学习,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三个人合成一条心,在生产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在这“三姐妹”中,最有名的是陈素芝(全国劳动模范)、于世卿和王凤霄(北京市劳动模范)。

           49年后难得一见

  2015年3月,记者在北郊育新小区,偶而重访了“三姐妹”之一王凤霄。49年已经匆匆过去,可彼此还依稀认得。记者取出1966年3月的关于“三姐妹”的报纸剪报,送给王凤霄,她看了异常激动。

  记者首先问:“全国劳动模范陈素芝还在不在?

  王凤霄脸色凝重地答道:“可惜她已经逝世了。”送她的人很多,女工们都怀念这位北京纺织女工的代表。

  王凤霄还说:“现在,于世卿身体不好,出不了门。”于世卿曾当过王凤霄的“教练员”,就像体育上的教练一样,手把手地教技术。

  这些,不由得使人唏嘘不已。

  记者翻开201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记者眼光和辩证法》一书,将其中一章《三姐妹》的内容对王凤霄选读了一点:

  “三姐妹,三姐妹,三朵小花不妩媚;

  织布机旁轻轻走,互相协作心灵美。

  三姐妹,眼力强,纱布流动白茫茫;

  ‘大肚、竹节’要捉光,哪能逃过姑娘关。”

  对此,王凤霄点点头,那时她们就是这样干的。

  49年像流水般地过去了,第二棉纺织厂也早已关停。记者似乎觉得仍有那么多女工身穿白色工作服,在织布机前穿梭,就像仙女在翩翩而舞。

           “三姐妹”苦练终成才

  王凤霄1938年出生在河北邢台平乡县王洪康村,日本侵略军大搞“三光政策”,作为自卫队员的爷爷把八路军的枪藏在鸡窝里,日寇找不到爷爷,就把父亲吊起来灌水,打得死去活来。……只有三岁的王凤霄逃到太原。解放后,参加解放军的哥哥从四川回来,和王凤霄及弟妹住在北京锣鼓巷。这样的生活遭遇,使王凤霄深知家境的艰难,在北京14中补习时,正值国家轰轰烈烈进行新建设,新建的京棉二厂要招工,王凤霄经过考试取得了第一名,1956年,她高高兴兴走进彩旗招展的厂大门,为当一名纺织女工而自豪。

  王凤霄热爱自己的工作,一心一意学习技术。当纺织工人的头十年,决定“不谈恋爱”,以免分心,这种情况在当时也是少见的。

  1959年陈素芝出席全国群英会回来,开始组织“三姐妹”,王凤霄大力支持。她在织布机挡车“”了二十多年。挡车多达32台,每天要走一百多里路,超过“马拉松赛”。她技术上精益求精,生产上因“心中有数”而被誉为“小闹钟”。

  在过去艰苦奋斗的日子里,“三姐妹”王凤霄她们努力为改善人民生活,多织布,织好布而贡献。上世纪国家没有什么“外汇”,“三姐妹”王凤霄她们就投入多出口、多创外汇的日夜奋斗。现在我国已有很多美元的“外汇”,其中就包含着王凤霄她们的心血。

  后来,她被推选为全厂工会副主席,或抓生产,或服务于群众的生活,在6000人的大厂中不辞辛劳。她曾四次当选为区、市人大代表。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凝聚千百年来的人生智慧。像王凤霄这样的无数中国人正是这样的。

  今年76岁的王凤霄近13年来,长期担任小区的党支部委员,门楼长(22层),后任小区党委委员。她手脚利索,思想清晰,和群众关系密切。

  大前年她动了胃癌手术取得成功,一个月后就“上岗”了。为了提高退休工人的工资,她曾在区和市的人代会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老人身体不好,她尽力帮助。她热心为人民服务,谁有什么事,她尽可能想办法加以解决。她说:“我不过做了一些小事。

  北京棉纺织业“关停”以后,王凤霄仍执着于“三姐妹”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小区的工作中也把团结、和谐,互相协作,作为自己的准绳。居委会的同志们都觉得王凤霄是建设和谐小区的好帮手。

  霜叶红于二月花。

  当采访结束时,王凤霄的丈夫范广裕教授来了,记者与他作了简要的交谈。王凤霄曾悄悄地对我说:“我找的对象还是理工大学的教授呢!”因为,以往,工人和教授是不搭界的,但这个家庭却非常和睦,有两个子女和孙辈。记者建议:在他们“全家福”照片前一起摄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