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记忆,江苏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大客流

05.10.2020  19:01

  这个国庆,省内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迎来大客流。讲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辛历程,这些红色坐标让前来“打卡”的游客们重温起一段段红色的记忆。

  连云港抗日山:

  重聚重温烈士事迹

  “时隔40年,我们又重聚抗日山了!”10月3日早8点,秋风带凉,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中学1980届80多名同学在全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上重聚,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重温红色记忆。

  抗日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纷飞的战火中兴建,长眠着1800余位革命先烈,镌刻着3576位抗日烈士英名。一群60岁左右的中年人拾级上山,依次参观了纪念广场、革命烈士纪念馆、小沙东海战烈士冢、符竹庭将军墓……在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前,他们向烈士敬献花篮。“班庄镇在抗日山脚下,我们上学时,每年在老师的带领下为烈士扫墓。今年是我们1980届同学40年来第一次重聚。一个多月前大家互相联系时就一致商定,必须到抗日山来给烈士鞠个躬。”今年59岁的钟克联说。

  “这些年,我在全国各地建筑工地打工,一年收入近十万,自家小楼盖上了,私家车也买上了,生活条件和以前比,那是天差地别,这都得感谢国家的政策好,也是烈士们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才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钟克联说。

  国庆期间,像班庄中学同学们这样自发前来抗日山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记者从抗日山烈士陵园管理处了解到,截至3日,已有近万人前来参观。

  苏州沙家浜:

  芦荡中话乡村振兴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长假期间,常熟沙家浜风景区响起了经典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唱段。10月1日,常熟市一批青年党员干部走进沙家浜缅怀革命历史。

  80多年前,36名新四军伤病员藏身芦苇荡,在当地群众掩护下,与敌人斗智斗勇,留下一段惊心动魄的烽火传奇。现在的沙家浜风景区就是抗日后方医院所在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副馆长张广平带着青年党员来到纪念馆门前的荷花池边,这里安葬着当年伤病员钱卓云、夏光、吴志勤的骨灰,“这些革命先辈们一生南征北战,但他们最难忘的还是当年在这里与群众团结斗争的艰苦岁月。

  “重温沙家浜的这段抗战史,我再一次被当时的那种深厚的军民鱼水情打动。”站在“我为祖国送祝福”的国庆打卡点前,沙家浜新湖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树佳感慨道,“如今的美好生活承载的是一代代沙家浜人勇挑重担、奋勇拼搏的辉煌历史。在新时代,我们接过前人的‘接力棒’,要不忘先烈初心、牢记我辈使命,不仅要把沙家浜精神继承传扬好,更要带头走好乡村振兴的道路。

  盐城知青纪念馆:

  重温青年时代奋斗记忆

  “今年恰逢国庆和中秋两节相遇,农场的主色调就用中国红,不仅氛围喜庆,而且也能让知青纪念馆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更鲜明。”10月2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大丰知青纪念馆馆长王继虎送走了当天最后一批游客。

  国庆长假,知青纪念馆围绕“青年和青春”两大主题,搜集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4年到2020年给不同青年群体的回信,以及对青年成长相关的重要论述,精心布展;同时聚焦普通劳动者,从建设“北上海”的角度遴选了知青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代表制作展陈,让参观者重温艰苦奋斗的初心使命。

  今年国庆,来自上海和周边省市的游客纷至沓来。许多上海游客是一家三代同行,在这里或重温记忆、或感受岁月流变。纪念馆也推出了搓玉米、摘南瓜、做南瓜饼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从上海赶来的游客刘云霞说,她小时候曾随父母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一切都那么熟悉而亲切,这次带着孩子来,是为了感受当年不易,更好珍惜当下。

  南京桂子山烈士陵园:

  辗转寻访著名抗战英烈

  从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起,南航金城学院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协会10多名志愿者同学前往南京周边5座烈士陵园,寻访漆承宏、陈宗胜、刘一鸿3位烈士墓地。此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于9月2日公布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3位在南京牺牲的烈士名列其中。

  早7:30出发,志愿者屈静燚和舍友一起坐地铁、换公交,历经3个多小时赶到桂子山烈士陵园。经过寻找,屈静燚找到并拜祭了桂子山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第2师第5旅第13团副团长陈宗胜烈士墓。陵园里,像陈宗胜这样有姓名的烈士墓并不多。“虽然他们的墓碑没有名字,但在抗战史册中却铭记了他们的付出。英雄们打下的太平盛世,将由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来守护。”屈静燚说。

  负责寻访新四军淮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2团副参谋长漆承宏烈士墓的是志愿者陆毅、李松琴。从学校出发,他们坐了3个小时地铁、40分钟公交才找到六合区尖山烈士陵园尖山公墓。时至中午,管理员回去吃午饭,两名志愿者等了两个小时才进到烈士区。新四军第6师第16旅第46团副团长刘一鸿烈士墓地最远,在安徽马鞍山濮塘烈士陵园。上山下山费了很大功夫,志愿者方益、卢伟庭、丁丹阳才找到烈士墓。在纪念烈士的“一鸿亭”观看碑文,方益记住了结尾那句话:“伟哉刘君虽死犹生,舍身为国,吾党之英!

  卢伟庭注意到,陵园里安葬的许多烈士和同学们年纪差不多,“他们为了人民利益和祖国未来永远长眠在这里。无数个‘他们’铸就了新中国,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徐州潘塘战斗纪念馆:

  家门口重温当地革命史

  国庆假期,故黄河畔的徐州市潘塘社区“秋水湾”文旅项目人气很旺,平均每天迎来上万名游客。景区入口处是国庆期间新开的潘塘战斗纪念馆。在云龙区文旅部门的支持下,这个占地20亩,有上百件图片、资料和当年物品的红色场馆,向人们展示着淮海战役时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小小的潘塘顿时被打翻了天。等到天亮的时候,双方将领都大惊失色,十几里的范围之内,敌我双方的部队都已经搅成了一锅粥。”走进展厅,一部关于淮海战役的纪录片片段,把人们拉回硝烟弥漫的年代。来此参观的居民潘友平点赞:“在百姓‘家门口’进行红色教育,又讲的是本地故事,很好!

  72岁的老支书潘慈坤在潘塘干了29年,纪念馆投用后他第一时间来参观。1948年11月,潘塘战斗打响时,潘慈坤刚出生不久,“父辈们常给我们说起这场战斗,打出了共产党人的英勇和智慧。”史载当年11月,为救援被我华野大军围困在碾庄的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国民党邱清泉兵团第74军从徐州东南迂回,试图从北攻击我阻援部队。11月14日晚,双方在潘塘狭路相逢,打了一场胶着的战斗。

  “当年解放军在潘塘很得民心,他们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对乡亲们很照顾,大家都非常支持。”有着44年党龄的潘慈坤,一直记得父辈们的话。如今重温这段历史,老人很感慨:“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潘塘社区党支部书记潘文武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正全面征集与潘塘战斗相关的资料和实物,不断丰富展出内容。(陈月飞 卞小燕 韩 雷 吉凤竹 王 岩)

  原标题:重温红色记忆,全省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大客流 在这里,感悟初心永恒使命崇高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