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诵读之美 助推全民阅读

25.12.2015  16:53

              12月20日,由中华诵读联合会主办的2016新年诵读会暨首届“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在山东聊城举行。著名话剧演员蒋孝良等10位艺术家荣获首届“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称号;广东电视台主持人丛柏涛等10位艺术家荣获首届“中国十佳青年诵读艺术家”称号。(12月21日人民网)

        首届“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和“中国十佳青年诵读艺术家”的评选,让诵读爱好者获得了价值认同,让平时关注较少的诵读艺术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是诵读艺术源远流长的国度。自先秦开始,中华民族就以长短高低各不同的吟诵方式,创作、熟记、理解、传授古诗文,传播优秀文化成果,感受母语文化的魅力。诵读之美在于,通过咬文嚼字、吐字归音的精彩演绎,达到声声传情,使所读诗文有了更多一层的美感,有了更多一层的直抵心灵的感动。

        然而现在,喜欢诵读艺术的读书人少了,诵读几乎成了极少数人的小圈子艺术。一旦有文艺节目出现优雅动听的诵读表演,尽管台上的诵读艺术家表演专注、感情饱满、表达完美,不少年轻观众仍认为这种表演“老土”“过气”。在这种观念长期误导下,国人的诵读能力整体下降,不少主持人、语文教师、演讲者等缺乏诵读艺术素养,主持节目、示范课文阅读或演讲时,虽并非“呕哑嘲哳难为听”,却往往是毫无情感和美感。

        如今的学校教学,也往往视诵读艺术为“无用”的艺术、“无用”的美,留给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只有叽里呱啦的背诵,全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故而,我们有必要重拾诵读之美,让诵读成全民阅读活动的新常态。对上述两类“诵读艺术家”,我们有必要广而告之,并趁热打铁地整理出一些他们的诵读音像,予以公开出版发行,让后来者认识到诵读之美,重拾诵读兴趣,传承诵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