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重拳出击遏制非法采沙 恢复骆马湖湿地生态

14.04.2016  09:39

  骆马湖是沂沭泗流域主要调蓄型湖泊,是矿藏丰富的资源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宿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湖区内渔民依靠她生活。
  骆马湖非法采砂由来已久,虽多部门经常整治,但屡禁不绝。据悉,骆马湖自1995年湖区出现采砂活动以来,采砂量年年递增,湖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2010年前后日益猖獗。高额的利润刺激着众多采砂者全年不歇地盗采着本属国家的黄砂资源。严重超采,对骆马湖河床和湖底结构造成极大破坏,导致部分大运河和骆马湖分隔带坍塌,尤其是湖区曹场、马场等10多个小岛先后被吞噬。非法采砂、无序采砂给骆马湖所带来的是深层次、无法修复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已“伤及根脉”。
  为了守住骆马湖这汪碧水,为了湖区渔民的生存,也为了骆马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自2013年1月7日成立之日起,宿迁市就确立了打造美丽骆马湖,实现“水清、岸美、生态好”的发展目标,建立联席管理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强化采砂管理、养殖管理和涉湖项目管理,研究起草《宿迁市骆马湖管理办法》,编制《宿迁市骆马湖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向非法采砂“亮剑”。
  令行禁止,兵贵神速。去年,为了进一步建设美丽骆马湖、巩固禁采的成果,宿迁有针对性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首先,大力推进骆马湖全面禁采。2015年4月初,宿迁市协调沂沭泗骆马湖水利管理局、徐州市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关于禁止在骆马湖水域非法采砂的通告》,通告明确要求,自2015年6月1日起,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在骆马湖水域从事非法采砂活动。与此同时,由市湖管办牵头禁采执法,组织联合执法队63人,网格化、拉网式驱离清理,通过高频次的执法巡查,对越界盗采、夜间偷采等非法开采行为露头就打,376条宿迁籍采砂船实现集中停靠,以强有力的执法保障了禁采秩序。
  其次,改善骆马湖水质生态,整治水源地环境。大力开展麦黄草和垃圾清理,投入100余万元,定期打捞清理水源地周边麦黄草和垃圾,累计清理万余吨,由于打捞及时、保洁到位,一年多来取水口水质持续保持稳定,高锰酸盐指数呈近年最低水平。同时开展生态湿地试点,建设了100余亩芦苇湿地试点,提升取水口周边生态自净化能力,改善骆马湖水环境。
  再则,优化骆马湖岸线管理,在骆马湖一线大堤打造40余亩、5000余棵落羽杉自然景观带,打造骆马湖生态走廊,构筑滨湖岸线生态。通过开展岸线保洁,迎湖面清障7.5万平方米,垃圾清理300余吨,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完成绿化改造4.4万平方米。通过强化违建执法,拆除骆马湖一线违建9处,约260平方米,清理长期停靠在骆马湖一线三无船只12条。通过加强堤防修复,填补空洞7000余方,整理滩面8.4万平方米,沿线背水坡雨淋沟修复及堤肩线整理1.8万平方米。
  正是由于铁腕禁采和持续的生态修复举措,骆马湖水源地水质不断改善,2015年首次没有启用中运河备用水源,近2万采砂、运砂人员退出湖区,湖内已基本没有生活垃圾。骆马湖禁采工作受到水利部督查组、省委督查室和省水利厅的高度评价。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上啊,从西望不到东……”当年,一首《清清骆马湖》唱遍大湖南北,唱出无数宿迁人的心声,相信在全面禁采和湿地恢复的行动下,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清清骆马湖》定能唱成不衰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