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残奥会江苏军团日进三金

13.09.2016  14:34

  


图为姚娟在比赛中。


  里约残奥会进入第4个比赛日,这一天,江苏籍运动员三次让五星红旗在里约赛场升起。截至12日上午8时,江苏军团已取得六金两银的佳绩,三破世界纪录。


  北京时间11日晚10时,田径赛场传来捷报:江苏老将姚娟在女子F44级铁饼决赛中以44.53米的佳绩夺冠,并打破由她保持的世界纪录!


  姚娟夺冠后,最先沸腾的是“江苏军团微信群”,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们都激动地喊出“膜拜大神”“上头条”“求关注”的呼声。的确,这样激情澎湃的残奥会赛场值得关注,值得期待。一枚枚奖牌的背后,凝聚着残疾人运动员的汗水和付出。


  就在里约奥运会前,记者曾赴中国残疾人田径队投掷组探营。在异常炎热的盛夏,姚娟和队友们仍坚持户外训练,每天最多要重复100次的投掷动作,4小时以上的负重练习,备战10个月终于迎来喜悦的成果。在里约之前,姚娟已连续四次征战残奥会,并在三届残奥会上先后摘得标枪和铅球项目的3枚金牌。


  对姚娟来说,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不同以往,这是她改换项目后,首次向奥运铁饼冠军发起冲击。学习和训练十分辛苦,乐观开朗的姚娟却开起玩笑:“别的姑娘都在减肥,我一下子增肥50斤哦,因为F44级别的标枪项目取消了,我得改练铁饼。


  人生总是在一次次选择中迎来新的挑战。这次,姚娟又选对了。作为中国残奥军团“五朝元老”,姚娟坦言,自己乐在挑战中——因为这是她的战场,她的舞台,她庆幸自己和竞技体育互未辜负。


  这些年,在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同时,姚娟还从南京师范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并进入无锡市残联工作。她与另一名老运动员一起,承担起对江苏新投掷队员的启蒙训练任务,并尽己所能照顾女队全盲队员及新队员的生活。此次里约之行,“师傅”带着“徒弟”一起出征,夺冠后,那一声“恭喜姚教练”的祝贺,听起来格外令她欣慰。


  北京时间12日清晨4点多,喜报再次传回南京:乒乓球队冯攀峰夺冠;紧随其后,刘静斩获一枚乒乓球个人项目金牌。


  中国残奥乒乓球队教练衡新第一时间通报现场战况。冯攀峰的决赛对手是德国的年轻队员,两个人算是老对手了。2014年世界锦标赛上冯攀峰3∶0取胜,而在去年德国公开赛及今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上,冯攀峰都输给对手。里约残奥会是近两年两人的第三次交手,彼此非常熟悉,就看谁敢打敢拼。冯攀峰稳健,对手攻防平衡速度快。前两局双方战成1∶1,三、四局冯攀峰一度落后,却沉着冷静地一球一球追平,关键时刻果断出手,最终获得胜利。


  12日的比赛,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张海迪到场观战,给队员们鼓劲加油,给他们增添信心。


  说到信心,毫无疑问,是体育给这批轮椅上的年轻人送来最宝贵的信心。很多人知道,江苏有支乒乓球残奥“梦之队”。这群轮椅上的孩子都来自邳州,他们在北京残奥会和伦敦残奥会上共斩获18枚金牌,震惊残奥赛场。但很少有人了解,他们都曾历经磨难。20多年前,一场儿麻疫情剥夺他们站立的能力。但因为运动,他们成功摆脱厄运,“站立”于人生舞台上。


  1995年,全国唯一一所集学习、生活、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儿麻医疗康复中心――“希望之家”在邳州成立,中心靠募集国际公益机构善款维持,不收学费。“希望之家”还为有手术适应症的孩子做矫形手术,许多原先在地上爬行的孩子,竟能借助支架独立行走。


  刘静还记得小时候自己被母亲背进“希望之家”上学的情景。除了渴望读书,她还痴迷上学校的乒乓球桌,一有空就霸着球台打乒乓球。白天打、晚上练,她这股劲头打动教练衡新,被其招入麾下。从此,她练得更加带劲,终于一路打进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踏上国内、国际赛场,摘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