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酒后足浴店猝死 一同喝酒朋友赔20万
中国江苏网5月11日讯 周末、节假日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乐呵乐呵,本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可是近日,梅村辖区却发生了一起醉酒死亡事件,朋友聚会喝酒竟喝出了人命。昨天从梅村派出所了解到,经过几轮协商,目前与死者一起喝酒的几名朋友作出了赔偿。
意外
与朋友聚会喝酒男子足浴店猝死
4月30日晚上10点多,梅村派出所接到报案,称辖区一家足浴店内,有一名男顾客突发意外。民警立即赶往足浴店,在二楼一个包厢里看到一名30 多岁男子躺在地上,有人在帮他做人工呼吸,包厢里有酒味和呕吐物味道。民警上前查看,发现地上的男子呼吸和脉搏已经没有了,便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好现场。 120急救医生确认男子已经死亡。之后通过法医鉴定和相关检测,死者魏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0毫克/100毫升,判定是酒后猝死。
经调查,当天晚上魏某和顾某、唐某等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4人一共喝了3瓶白酒和12瓶啤酒。据朋友反映,魏某酒量不错,平时可以喝一斤白酒, 当天晚上喝了半斤左右。喝完酒后,有朋友提出要去做足浴,大家便步行去了附近一家足浴店。服务员还没开始做足疗,把盆和水拿进包厢后,准备给魏某脱袜子的 时候,发现魏某神情不对,好像要呕吐,就把垃圾桶拉过来给他。魏某吐完之后,服务员发现他脸色不对劲。几个朋友以为魏某只是醉了,让服务员拍拍叫醒他,但 还是不行,他们这时意识到可能出了事情。几人立即把魏某放在地上平躺,给他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没想到悲剧还是发生了。
警方初步认为,当天是几个朋友一起聚会,气氛相对轻松,也没有什么其他目的要达成。据朋友反映魏某酒量不差,又没有让他喝过多的酒,所以不能认 定存在强制劝酒的行为。但是酒席之间互相敬来敬去是免不了的,会有一定程度的劝酒行为,而且毕竟发生了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猝死事件。经过派出所几番协调,顾 某等3人答应做出赔偿,其中一名和魏某比较熟悉的朋友赔偿20万元,另两名朋友各赔偿3万元。
劝酒过量惹出祸端——
典型案例1 殷勤招待致朋友发生车祸
2008年春节期间,家住北京房山区的陈某应邀到朋友王某家吃饭,席间王某频频向陈某劝酒。饭后,陈某驾车回家途中因超速驾驶发生车祸身亡。陈 某的家人认为,王某明知陈某需要开车,仍向其劝酒,致使陈某喝了许多酒,且未劝阻其单身一人开车回家,遂要求王某赔偿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共26万余 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身行为的相应后果作出合理的预期,其应当知道在饮酒后不能驾车行驶,去仍然驾车并超速行 驶,而根据交通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报告,也认定陈某对造成车祸事故的发生应承担完全责任。被告王某明知陈某驾车而来,还与陈某共同饮酒,并在陈某驾车离开 时持放任的态度,其放任的行为明显不当,故其对陈某当天下午因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后果,负有一定的过错,应对陈某家人的经济损失承担一定 的过错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王某赔偿陈某家人各项费用共计四万三千五百元。
典型案例2 醉酒者被送至家门口后冻死
2009年春节将至,南京市的檀某和几位朋友一起聚餐,席间觥箸交错,大家互敬互劝,都喝了不少酒。聚会结束后,一名姓朱的同事坚持要自己骑摩 托车回家,但当天下雨路并不好走,出于好心,檀某就喊了辆出租车送其回家。当出租车开到距离朱家约30米左右的巷口时,因巷子过窄,车子进不去,朱某即表 示自己下车走回去。檀某看朋友神志清楚,而且离家门口如此近,就没多想,搭着出租车离开了。第二天上午,朱某被发现冻死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朱某家属将 檀先生告上法庭,索要巨额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朱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饮酒的危害应很清楚,对于自身死亡的后果,应承担主要的民事责任。而檀先生作为护送人员,在明知 朱某饮酒过多的情况下,其护送、帮助义务未能完成,从而导致朱某在失去照顾的情况下丧失生命,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最终判决檀某赔偿各项费用共计 10万余元。
典型案例3 醉酒者无人照料窒息死亡
马某为上海某建筑公司部门主管,2011年末公司年夜饭时,他在众人劝说下饮下过量白酒而醉酒。散席后,众人将马某搀扶至一家洗浴中心,将他单 独安排在包房休息,期间无人照看。次日早晨,同事叫马某起床时,发现他身体僵硬,经医生鉴定,马某系醉酒后呕吐物阻塞气管导致窒息死亡。
马某的家人认为,马某醉酒系众人劝说所致,在洗浴中心时众人又将他单独留在包房,未尽到照顾义务,因此要求马某所在公司及参与喝酒的同事共同赔偿75万元。
此案经上海市虹口区法院调解,马某生前所在公司和各位参与喝酒的同事共同赔偿马某家人24万元。
说法
4种劝酒情形要负法律责任
近年来,因共同饮酒行为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逐渐增多。据了解,多数情况下,发生人身损害会由饮酒人自负损失,因为成年人对于自己能喝多少 酒,喝酒后可能会发生哪些情况会有一个判断。此外,江苏法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强指出,有些情况下,共同喝酒的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王强说,这主要分为酒 桌上的行为和酒桌后的行为两大类。
第一类发生在酒桌上,有一种情况是明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还劝喝酒的。比如知道对方酒量不好或者患有某些不宜喝酒的疾病,还劝喝酒的。另一种是强迫 性劝酒,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要求某人必须喝酒,必须喝多少量,或者用“感情深一口闷”、“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等言语 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或者几个人商量好要把某一个灌醉,故意轮番上前敬酒,或者对方在已喝醉后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一旦发 生损害后果时,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类常见于离开酒桌后引发的事件。有一种是对于酒后驾车、游泳或剧烈运动等没有进行有力劝阻。其中最常见的是知道朋友要开车还让他喝酒,而且 喝了酒还不拦着他开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劝酒的朋友就要承担责任。另一种是在照顾上有疏漏,没有把醉酒者安全送回。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 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朋友要把他送到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如果没有护送到位,比如国内有一起案例是送到小区门口没有送到家里,结果出 了意外,或者送去的家里没人,得不要到照顾,或者没有护送情况下半路发生冻伤、跌伤等等,那么朋友也要担责。
如何应对劝酒——
1、酒场保持低调。在酒场上,要一直保持细声细语的状态,永远不逞强不拼酒。不要害怕别人说难听的话,难听的话一会就过去了,喝醉了可是要命的哦。
2、以自己酒量有限为借口。喝酒的时候,要浅尝辄止,而且装出很难受的样子。这样别人就真的会以为你酒量有限,就不会死拼硬劝了。
3、拿自己身体不适应当挡箭牌。遇到有的人和你拼酒,要以自己身体不好当挡箭牌,而且告诉对方喝醉一次等于得一次黄疸肝炎,也要对方注意身体。
4、搬出爱人当救兵。如果对方非要劝你喝酒,就告诉对方,喝醉了回家爱人会生气。
5、打一打亲情牌。如果遇到对方非要你喝酒,就假装生气,说关心爱护自己的人,比如自己的亲人,绝对不会让自己喝酒,让对方能够收敛。
6、酒场上讲一些喝酒的危害。比如喝酒伤肝,喝酒伤胃,喝酒的时候喝饮料可以导致血脑屏障功能降低,酒精容易进入脑血管等。让大家都能够适量饮酒。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