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征文]郭兵:难忘雪域高原的188天

17.04.2015  11:29

  一种生活,你不来亲自体验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一种精神,你不用活生生的事例来诠释,就难以领悟到真正的内涵。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选择西藏,因为艰苦能磨砺人生;奉献西藏,因为使命的光荣足以让我骄傲一生。只有特殊的环境,没有特殊的干部。在西藏,检察官们说得最多是“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我不能仅仅带回一张被高原阳光晒红的脸,还要带回一颗像拉萨检察干警一样奉献西藏检察事业的红心。

 ——郭兵

 

难忘雪域高原的188天:徐州市检察院援藏检察官郭兵

  已经返回江苏工作的今天,郭兵仍清晰地记得在拉萨贡嘎机场走下飞机时,被头顶那片湛蓝纯净的天空带来的震撼。远处,拉萨城云绕金顶,雪山巍峨。那一刻,他头一次觉得天空离自己如此之近。

  郭兵是江苏省检察机关第三批业务交流援藏干部,也是徐州检察机关援藏的第一人。在“扎西德勒”的祝福声中,郭兵从拉萨市检察院同志手中接过哈达,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业务交流援藏之行。

   缺氧不能缺精神

  根据拉萨市检察院的安排,郭兵被任命为研究室副主任,同时负责办理部分侦查监督和公诉案件。

  来藏旅游的人会感觉“西藏除了缺氧之外,什么也不缺”。但对于要长时间在西藏生活的援藏干部来说,就另当别论了。身强力壮的郭兵也被呼吸困难、高原性高血压所困扰。不能快走,上楼梯要缓缓而行。面对拉萨市人民检察院庄重简朴的四层办公楼似乎也有高不可攀之感。有几次马路上的人行横道绿灯亮起,十几秒的时间郭兵竟走不过去,任车辆擦身而过。拉萨紫外线强,很快他就有了黑红的脸膛和干裂的嘴唇。

  在西藏,郭兵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只有特殊的环境,没有特殊的干部。很快,郭兵就在降压药和防晒霜的帮助下适应了高原环境。哪知按下葫芦浮起了瓢,他的右眼又被诊断出因眼底缺氧紫外线辐射,患上了早老性黄斑变性,视力骤降,视物模糊。可郭兵却把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诊断结论和建议回内地治疗的证明悄悄收了起来。他心想等工作完成回内地再说吧。

  拉萨市检察院研究室是大综合部门,下设检委会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检察宣传办公室、案件考评办公室、法律政策研究和院刊《清水源》杂志社、人大政协联络办公室。如何让研究室作为检察院业务调研的大脑、核心,如何把院刊办成检察业务文化交流的平台,是郭兵一到岗位就反复思考的问题。在细心观察分析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郭兵把检察调研和检察宣传作为研究室的主要工作,充分发挥研究室发现亮点、总结经验、宣传效益的优势。白天在办公室处理事务,晚上就在宿舍写材料形成经验,对内指导工作,对外宣传成绩。郭兵记不清有多少次夜里被缺氧憋醒,实在睡不着就在脑中琢磨草稿和翌日的规划。

  在研究室同志们共同努力下,他们围绕“检察机关执法规范推进年”、“政法机关队伍素质建设年”两大专项活动,编发撰写了大量简报,数十篇报道被各类报刊采用;倾力打造拉萨两级检察机关干警集聚智慧、交流思想的平台,完成了两期《清水源》的出版,初步形成了特色办刊风格。

   传理念 增友谊

  近年来,拉萨市检察机关的基础设施和队伍素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工作理念、破解工作难题能力及办案规范化程度方面与江苏检察机关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在拉萨工作期间,郭兵始终没有忘记临行前江苏省、徐州市两级院领导的要求:以业务援助为中心,传授、交流江苏成熟的检察业务经验、讲解江苏最前沿的检察动态。

  近几年,随着拉萨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案件多发。一些案件涉及到藏族农牧民的切身利益,由此引发的上访事件随之增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在徐州办理此类案件的经验,郭兵在列席检委会时提出了“先民事、后刑事”的思路,有效地减轻了办理此类案件的维稳压力。

  这在一起合同诈骗案中得以体现。2013年初,拉萨市检察院受理了一起合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罗某借承建“某某铁路”标段为幌子,在当地诈骗巨额“机械进场费、施工保证金”,受骗群众200余人。当地政府机关大门数次被堵,大批受害人要求罗某赔偿损失。

  拉萨市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司法部门成立专案组,分别负责部分受害人的安抚工作。郭兵和一行的其他同志一起加入专案组及时主动上门或电话向受害群众通报案件进展和赃款追缴情况,赢得了受害群众的理解。

  业务援助是中心,人才培养是关键。拉萨市两级检察院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部分干警包挂驻村入户、部分坚守岗位,还有部分人因为健康的考虑被强制休假。

  人难聚齐,传统的上大课培训效果并不理想。郭兵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利用网上业务学习考试系统开展岗位竞赛练兵的建议。由于很多参赛选手都是业务骨干,这种培训竞赛无形中凸显了对他们的重点培训。半年内,郭兵先后担任了侦监、公诉等五个业务条线和全市书记员技能竞赛的出题和赛后讲评工作。

  此外,郭兵还跑遍了拉萨检察机关七县一区,实地了解当地干警的培训需求。采取和当地干警结对子的方式,先后选调帮助对象来拉萨市检察院研究室工作,手把手传帮带,充分发挥巡讲和业务交流的最大效益。

   放下行囊就是家乡

  有人说,背起包袱总是过客,放下行囊就到了家乡。虽然离家4千公里,但郭兵和当地同胞的真心交流沟通,在异域他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拉萨市检察院办公和住房条件都很紧张,为了迎接援藏干部的到来,他们腾出了两套一居室房子给郭兵等人居住,虽然只有十几平方,但打扫得十分整洁。郭兵买来锅碗瓢盆和一行的其他同志做起了家乡饭,平淡的生活也增添了些许忙碌的乐趣。可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却要定时和妻子通个电话。他只能为妻子做这么一点点事儿了,只有这时候忙碌了一天的妻子才会向他诉说辛劳。因为在电话的那一头,有他对自己那个远在江苏徐州的小家无限的愧疚。2013年5月间,正值他在拉萨工作期间,年近八十岁的岳母突发脑中风。那是一天凌晨,瘦弱的妻子和女儿硬是把老人从五楼的家中连背带拖地弄下来,站在马路边等待救护车。事后爱人在电话里说道:在等待救护车的那二十多分钟时间里,我从来没有像那天那样感到你郭兵在我们这个家庭里这么重要,也从来没有像那样恨你,你为什么要去离我们娘儿俩去那么远的地方?经过抢救老人瘫痪在床了。这样家中双方四位老人中就有了两个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爱人为此要向所在单位请半年的事假,全天伺候家中瘫痪在床的两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女儿即将参加高考,搬到了学校住校,在抽空给郭兵打来的电话中却是“鼓励”她的爸爸:爸爸,你管好自己,我快十八岁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不久后,女儿以江苏省排名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的亲情都是难以割舍的。但是,当面对国家的需要时,郭兵总是以西藏检察干警忍耐、敬业、奉献的精神激励着自己,在向省院援藏援疆办公室和徐州市院领导汇报工作的电话中总是说:我不能倒下和掉队,也绝不会倒下和掉队。

  同在一个办公室的次仁央宗经常和郭兵探讨理论调研业务问题,这位藏族姑娘选择了用最淳朴的方式予以回报。她会在下班时告诉郭兵:“明天早上不要买早饭,我从家里带来。”第二天一早,次仁央宗提着大号的保温瓶坐公交车赶到办公室,带着母亲早上四五点钟做好的酥油茶和亲手团好的糌粑,与郭兵等同志共进早餐。那一刻,郭兵从心里感受到了:天下没有远方,高原已是故乡。

  一天晚饭后,郭兵来到离拉萨检察院不远处的街心公园。渐次聚拢的人们和着藏族音乐跳起锅庄舞。人群中,郭兵瞥见了菜市场卖菜的四川大哥俩口子,看到了检察院一对同事夫妇。在他们盛情邀请下,从此人群中多了一位舞步有些笨拙的江苏汉子。歌舞声中,郭兵体会到了藏族人民薪火相传的热情奔放,体会了人生简单而真实的快乐。一次下乡,因为路况实在太差,颠簸难耐,在路边停车休息时,看到不远处牧场有放牧的藏族小姑娘赶着羊群走来。小姑娘身上衣着单薄,郭兵把随身带的备用换洗的厚实外衣披在她身上。虽然衣不合体、虽然言语不通,但小姑娘黑红脸上的笑颜、走出很远了仍不停转身向他回望的情形,郭兵久久难忘。不久后,拉萨市检察院号召全院干警捐助贫病藏族家庭,郭兵积极参加奉献了爱心。

  半年的交流很快就过去了。告别前的最后一个下午,郭兵坚持送走了研究室的4位同事。环顾那间只有15平米的办公室:5张年代不同高低错落的桌子和混搭的各色椅凳,靠墙的2个书柜中几百本图书,桌上即将交付印刷的新一期《清水源》样刊。郭兵拿起抹布逐一擦拭陈旧的办公桌椅,想最后为相处了188天的同事们做点什么……

  回到江苏徐州,郭兵的手机铃声还是藏族歌手央金拉姆唱响的《欢迎你到拉萨来》。每当手机响起,他的心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圣洁的雪域高原。

   江苏检察机关第三批业务援藏干部 徐州市院公诉处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