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刚:50余项专利 推动汽车配件更“完美”

12.11.2019  21:17

图为郑云刚在试验车间。朱其摄

2003年,大学毕业不久的郑云刚进入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与汽车传动轴的缘分就此结下。16年来,他从公司加工中心职工到技术部长,精于研究、敢于创新,带领团队完成新项目开发100余项,更带出了一支能战善战的技术研发团队。

工匠名片

姓名:郑云刚

性别:男

年龄:40岁

职务: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技术部长

推荐理由:精于研究、敢于创新,带领团队申报专利50余项,其中27项已获授权。

匠人之语:要将产品做精、做细、做到极致。

从流水线工人到研发人员

郑云刚在大学学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2003年顺利入职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当时,公司还是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只有20名员工、年产值300万元的小微企业。“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方向盘下方的传动轴装置,我的专业算对口,就进入了加工中心,从普通的流水线工人做起。”郑云刚回忆说。

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工作是个辛苦活,也是个精细活,每个零部件必须精准、牢固,还要和后期其他配件严丝合缝,对体力和精神的专注度都是考验。每个零部件的毛刺都要用锉刀锉平,郑云刚经常一个动作重复做一整天,手腕、手臂、肩膀常常酸疼得无法动弹。

郑云刚发现,重复的手工劳动制作出来的零件精细度低、报废率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他开始琢磨如何改进设备,提高制作精度、提升工作效率。

说干就干。白天,他边工作边观察设备工作原理,晚上,他就查阅资料进行创造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他的发明“汽车转向万向节叉两耳双向切边的冲模装置”成型并投入使用。“其实这个原理很简单,就是事先制作一个标准的模具,在冲压时可以一次成型,减少后期打磨塑形的工作。这不仅提高了零部件的精细对称度,也能让工人的工作从原先的打磨转变为看设备,工作效率提升,人也轻松了。”郑云刚笑着说,“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创新的精细度为后来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基础。

2008年,在一线工作六年后,郑云刚从公司的加工中心调入技术部门工作。2011年,他担任技术部长。多年来,郑云刚除了不断研究设备改造外,还对机电工艺、材料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倾心钻研。

静心研究打破国外产品垄断

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订单源源不断。细心的郑云刚发现,产品大量产出,却因磨损,后期的维修要耗费企业相当大的费用。

如何在生产之初就对产品进行优化,减少后期的磨损?”爱钻研的郑云刚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他一头扎进车间,带领技术部门工作人员驻守在生产一线。经过反复观察,郑云刚设想在装置内增添一个细小的弹簧,运用弹簧的自动补偿原理,有效减少外力对设备磨损。

但是弹簧的钢原料成了这个项目的“拦路虎”。郑云刚团队从全国各地寻找弹簧的原材料,经过十余次的方案设计、上百次的试验研究,解决了困扰行业的“花键磨损间隙”的技术难点。经检测,磨损量大大低于了行业标准。公司每年维修的车辆也从几百辆降低至几辆,减少了大量的维修费用。“每一次试验都对后期改造至关重要,郑部长对产品要求非常严格。那时候,我们一进试验车间就没有白天黑夜、不分平时周末。就一件事,要把它做出来!”回想起那段经历,金也汽车配件公司试验部主任毛正昌感慨地说。

2008年,中航工业向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抛出了橄榄枝——合作制造方向盘电动装置。“现在汽车方向盘电动装置十分普及,由此衍生的自动倒车装置非常多,但在当时,汽车方向盘的电动转向装置受技术制约,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进口装置的成本很高,每套价格都超过2000元。”郑云刚介绍。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郑云刚成立攻关小组,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改进“电动转向管柱总成”,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如今企业每年量产超过50万台。

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腾飞

如今,郑云刚依然坚持奔波在车间、技术研发和产品售后的一线。每天上班后,他总是第一时间去车间巡查,了解工人操作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回到部门进行研讨。他定期和售后部门一起去客户公司走访,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动态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汽车市场一直在更迭,客户对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我也要努力学习提升,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郑云刚说。

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从2010年起就大力推进“工业4.0”,建造“智能工厂”。公司研发团队也从原来的三人壮大到十余人,研发方向从原来的工艺改进到技术发明。郑云刚说:“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将制造做精做细,才能提高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近年来,郑云刚带领团队完成新项目开发100余项,申报专利50余项,其中27项获得授权。科技创新带动企业腾飞,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产能持续提升,现在企业厂房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员工200多人,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泰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