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区哪种邻里纠纷最常见 四分之三因房屋漏水而起

22.10.2014  17:16

中国江苏网10月22日讯 前段时间,家住友新某小区的顾师傅发现自家墙壁有渗水现象,一开始仅是厨房间靠近楼板下沿有些轻微渗水,后来卫生间也有此类现象,并渐渐扩散至客厅,渗水越来越严重。这时,顾师傅意识到是楼上漏水了,立即找楼上吴女士了解情况。

吴女士认为顾师傅家渗水与自家无关,不愿配合开门检查。经顾师傅多次要求,她才同意让他进门看看,经过仔细查找,发现是吴女士家卫生间漏水导致的。于是,顾师傅多次与吴女士商量,要求她对漏水部位维修。但吴女士都置若罔闻,不予处理,双方就此矛盾愈演愈烈,昔日的好邻居如今见了面都不再打招呼,甚至为了一些小事,经常发生口角、动粗。

在很多老新村里,像这样的因漏水发生的邻里纠纷非常普遍。其中,有的因水管破裂引起,有的因房屋防水不好,下雨引起。根据姑苏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统计,今年1-9月份,辖区范围内共发生邻里纠纷865件,其中因漏水引发的纠纷就有643件,占邻里纠纷总数的74.34%。这也成为了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矛盾之一。这类纠纷如不及时妥善化解,容易形成积怨,小摩擦变成大隐患,甚至可能演化为斗殴等治安或刑事事件。

千百年来,“孟母三迁”、“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等故事和谚语为人们心口相传。调解人员说,邻里相处的重要一条就是要有宽容心,古人都能做到“让一让、三尺巷”,如今的我们更要珍惜以和为贵。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邻里双方都应当互相体谅,心平气和地协商寻找解决办法。俗话说,“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融洽的邻里关系弥足珍贵。楼上的主动维修,楼下的宽容体谅,双方遇到问题应当互谅互让,有事尽可协商,动粗决不可取。(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徐倩)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