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山区大棚“唱响”致富歌

01.02.2016  15:27
        发展现代农业,致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邳州市燕子埠镇克服高亢山区土地贫瘠的制约,积极流转土地,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推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高亢地区农业转型”之路。
        隆冬时节,大棚外数九寒天,但是在燕子埠镇鹿寨村现代农业的设施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种植户经瑞银带领工人们忙着采摘黄瓜。经瑞银说,现在每天能采摘黄瓜1000斤左右,每两天就要采摘一茬。而且临近春节,蔬菜行情看涨,目前黄瓜市场批发价格在2块多钱一斤,预计春节前后能达到3块多一斤。
        经瑞银是燕子埠镇现代农业园区的种植户,2014年,他在园区建设了两个大棚,主要种植黄瓜和茄子,今年大棚蔬菜再次喜获丰收。经瑞银粗略算了一下,除去工人工资和其他开支,预计今年每个大棚纯利润在8万元左右。
        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当地群众种植大棚的积极性。李冬峰是燕子埠镇尤村村民,距离园区有20多里路,去年来到园区承包建设了一座180米长的温室大棚。眼下,市场上西红柿的行情一路高涨,看着棚内硕果累累的西红柿,李冬峰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在李冬峰的带领下,他的几个亲戚朋友也打算来园区建设大棚,一起发展现代农业共同致富。燕子埠镇鹿寨村计划再流转1000亩土地,来适应老百姓种植大棚的需要。
        长期以来,土地贫瘠问题一直制约着燕子埠镇农业的发展。为了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燕子埠镇集中连片建设了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园区。目前,园区面积已发展至6000多亩,累计投资1.8亿元,建设棚室1360座。
        “为了配合大棚种植产业发展,我们从绿化、亮化、美化方面着手,使大棚的基础设施配套更齐全、更完善。”燕子埠镇副镇长丁思亮说,镇里还坚持统一园区规划,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图纸建设,统一政策补贴,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基础配套,群众自建自种“七统一”模式,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带领更多的农户致富。
作者: 黄启源 李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