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严守生态红线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13.09.2016  13:33

  近日,扬州市邗江区政府下发2016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年度计划,计划投资4300余万元,对生态红线区域实施生态环境维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发展生态经济等44项保护项目。

  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邗江区拥有生态湿地和风景名胜区,共两类4个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总面积81.8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80%。按照“保护优先、控管结合、操作可行”的原则,对生态红线区域实施分类管理、分级管控。一级管控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实行差别化的管控措施,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位于瓜洲森林公园一级保护区内的瓜洲取水口,日取水量30万吨,关系市区几十万人饮用水安全。邗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对该区域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一方面关闭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依法清拆违章建筑和设施;另一方面,积极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对一级区(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500米,岸堤脚外100米之间的陆域范围)和取水口上游300米至下游200米进行“双重”物理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安排人员定期巡查,确保水源地安全。邗江区还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对过往船只、高速车辆以及上游码头、化工园区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防范。在邵伯湖生态红线区域,方巷镇沿湖村将组织清理河道漂浮杂物和水体沿线垃圾,逐步减少网箱养殖面积和推进渔民上岸定居,减少渔民生产生活对红线区域的影响。槐泗镇陈沟村和运河村对大运河沿线的船厂、采石厂和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了拆除整治,累计投资达9000余万元,保证了邵伯湖邗江沿线的清水通道清洁。

  2013年来,邗江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形成了生态红线保护的工作合力。

  狠抓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分解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指标,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进度节点,强化工作责任,2016年5月成立了邗江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统筹协调、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

  狠抓制度完善。为提高生态红线保护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相继出台了《扬州市邗江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扬州市邗江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扬州市邗江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市邗江区生态红线补偿资金使用操作细则》。用完善的制度保障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工作职责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狠抓宣传发动。一方面大力开展生态宣传和生态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生态理念。利用“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和环保专项活动等重要节日和重点时段,大范围、高密度宣传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强化对生态红线区域所在镇村干部群众的政策宣传,强调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积极预防生态红线区域的非法开发活动。

  严格红线区域建设项目审批。生态红线区域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禁地,一级红线区禁止一切开发活动,二级区内有条件、适度开发,今年以来全区生态红线区域未出现违规开发建设情况。( 韩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