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保邓愈墓园成“民工旅店”管理不善成难题

10.10.2015  16:53

  【龙虎网报道】(记者江川陈建祥)昨天(10月9日),龙虎网“我新闻”市民记者徐福庚发帖称:位于雨花台区雨花南路的明朝开国功臣邓愈墓由于缺乏保护和管理,墓园内杂草丛生,石刻淹没,凉亭成了民工“临时旅店”,环境状况十分令人堪忧。龙虎网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草丛中的石像

   近百米主道绿植显杂乱角落藏生活垃圾

  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2003年7月,邓愈墓作为明孝陵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2006年5月,邓愈墓作为明孝陵明功臣墓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国名将墓地成了“杂草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竟然成了民工的临时旅店?带着疑问,龙虎网记者昨天上午来到了邓愈墓。

  在通往坟墓的50多米长的主道路上,记者看到,道路两旁的草木虽有明显被修剪过的痕迹,但仍有多处杂草已经长到一人多高,其中几个体型较矮的石制神兽已被完全遮住,阻碍了游客观赏的视线。此外,墓园内的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园内整体环境干净,落叶都堆在了树底,有明显打扫过得痕迹,但草丛中生活垃圾却随处可见,两侧观赏亭的角落里堆有大量的白色餐盒、啤酒瓶和腐烂的水果等垃圾,严重影响了园区的环境。

  记者随后找到了园内的清洁工,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就是负责这里卫生,平时扫扫叶子洗洗厕所,每天都会打扫一轮。园内草木修剪并不归他们管,“我们只负责地面、厕所的卫生,但住在这里的民工实在太多,每天就一个人负责,根本打扫不过来,园内的草木修剪是由雨花台区园林局负责的,他们会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过来修剪。”清洁工向记者介绍道。

      凉亭成“临时旅店

   三处凉亭成民工“临时旅店

  在园内,记者发现邓愈墓两侧的凉亭多处堆放着席子、棉被等行李,亭柱子上面也晾晒了不少衣物。在“懿行再世”牌匾下面,一排席子和棉被被裹成团整齐的摆放着,记者粗略的数了一下竟有9件之多,每件放在自己的位置上。记者在现场看到,亭内有一名在此“安营扎寨”的男子正在搭建的蚊帐里睡觉。而在另外一侧的亭子中,也是同样的“景象”。记者在返回时正巧看到一民工端着一个洗衣盆往园内走去,他告诉记者,自己是要到里面的厕所洗衣服的。

  住在邓府山庄的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民工都是附近安德门劳务市场的,长年累月地在此居住。“前几天下雨,亭子内都住满了人,今天天晴都去上班了,夏天在这里住的人不是很多,到了冬天就又会住满,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也没办法。”市民张先生表示,对于这样的情况,墓园所属街道的工作人员也会前来驱赶居住在这的民工,不过一直都没有太好的效果,“你白天把他们赶走,他们晚上就又来了,有时候110都来了,但也没什么用。”张先生说。

   雨花台区文化局:杂草专人定期修剪民工寄宿非监管范围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邓愈墓出现此种情况,该由谁来管理?市文广新局文管办童科长介绍,虽然邓愈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仍归属地管理,也就是归雨花台区文化局管理。

  记者经多方打听,拨通了雨花台区文化局文化遗产保护科邰科长的电话,他告诉记者,根据明文规定,邓愈墓园内石碑、石刻归文化局管理,周边环境等其余元素均不在管理范围内,但考虑到园区环境和观赏效果,文物周边的景观草丛也会定期清理,“我们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已经清理过一次,但考虑到保护文物,不能上机器,所有的清理都是人工进行的,所以修剪的速度并不是那么快。”邰科长说:“观赏亭和民工逗留的问题并不在我们的监管范围内,我们也没有执法权”。

   街道社区:对民工只能进行劝离并没有执法权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赛虹桥街道安德门社区蒋主任,他表示,社区和街道城管会定期对这类民工进行劝离,但一直效果都不好,“因为我们都没有执法权,你今天把他们劝走了,他们晚上还是会回来。”对于墓园环境的问题,蒋主任表示,邓愈墓址在街道管辖范围内,街道社区会定期派工作人员对其卫生状况进行配合巡查,但墓园不归街道和社区直接管理。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对于邓愈墓园,区文化局和街道社区在管理上存在分离,而这种分离也导致了墓园目前的环境有待提高,如何能有效地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此外,将墓园当成临时住所的民工如果被彻底劝离,他们的寄宿问题又应该如何妥善解决?对此,龙虎网记者将进一步调查。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