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活动新疆站启动

29.07.2016  17:37

  7月26日上午,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文化厅、民族文化宫共同承办的“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活动(新疆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开幕。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宣布展览开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吉尔拉•衣沙木丁、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副主任李晓东分别致辞。

  本次展览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丰富多彩:少数民族古籍”展示了书籍类、铭刻类、文书类、讲唱类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第二部分“民族遗珍:少数民族古文字古籍”展出了现存的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原件138件,涵盖了东巴文、彝文、傈僳族音节文、西夏文、古壮字、布依文、毛南文、喃字、水文、白文、朝鲜文、藏文、傣文、佉卢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锡伯文、察合台文等21个少数民族文种;第三部分“薪火相传: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展出了古籍复制、修复和再造善本成果,并安排古籍修复专家现场演示和讲解古籍修复技艺技法,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和领悟民族古籍保护的价值与奥秘;第四部分“书香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出版”展示了各省区市30年来整理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成果173种600多册图书,还专门开设了“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整理研究出版的成果”。

  “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活动是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2016年“民族古籍工作宣传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的重要体现,使少数民族古籍中蕴含的历史智慧能够更好地服务当代、服务社会。为促进典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巡展活动将全面展示30余年来全国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普查、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示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版本价值的各民族古籍珍品和保护成果,使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各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切实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巡展活动先后在广西、新疆、云南、北京等地举办,新疆是第二站,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吉尔拉•衣沙木丁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全国巡展活动特意设立新疆站,是国家民委对新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的大力支持,是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平台。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科学发展,为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