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9名遗体整容师被紧急抽调到湖北工作

14.06.2015  11:03

  

  他们,让逝者安详生者慰藉

  新华报业网讯  “老奶奶,我帮您按摩一下。您放心,我会很小心的,要是用力重了请您多包涵。”老奶奶听不见,但吴抒明带着深深的敬意与她说话,轻轻地按摩老奶奶关节附近的肌肉,慢慢将原本向上弯曲的胳膊抚平,为她穿衣化妆。

  吴抒明是南京殡仪馆的遗体整容师,“东方之星”号沉船事件发生后,被国家民政部抽调到湖北支援。此次民政部从江苏、上海、天津、湖北等地抽调了上百名遗体整容师,其中江苏9名。上述一幕,是他们为遇难者整容的无数感人镜头之一。

  9名整容师中,夏开宝、吴抒明、陶荣、韦军来自南京,余廷、吴建宇、张仙麒来自无锡,高强生、陈旭来自常州。其中,夏开宝和余廷是全国殡葬行业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技师。

  6月2日中午接到省民政厅待命出发的电话之后,今年56岁的夏开宝赶紧召集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制定了各个环节的工作预案和器械材料。4日一早,接到省民政厅正式通知后立即赶往湖北。

  5日晚上9点半,9名整容师前往监利殡仪馆,为遗体清洗消毒、整理,通宵达旦地忙到6日下午3点半,整理了80多具遇难者遗体。稍作休息后,又前往江陵殡仪馆,从7日上午11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整理了100具遇难者遗体。

  “出发前有心理准备,到现场一看还是大吃一惊。”从事遗体整容20余年的余廷说,遇难者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再加上气温较高、长时间浸泡,遗体高度变形、腐败,属于特殊整容。

  遇难者遗体运到殡仪馆后,依次要进行清洗消毒、冷藏防腐整理、穿衣整容等。大家两人一组,身穿防护服,戴上眼罩、防护面具和手套,刚工作一会就已汗流浃背。

  “快,快。”工作间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抬进来一具老年人的遗体,已经高度腐败。惨烈的一幕和空气中弥漫的气味,整容师陶荣的胃里开始翻江倒海,几次都想呕吐。他立即向夏开宝请教,两人仔细地清洗附着在遗体上的泥沙,再进行复位处理。在夏开宝娴熟的指导下,经过20分钟的紧张工作,这位老大爷再现了安详的面容。

  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的韦军从事遗体整容工作才两年,除了震惊、悲痛,还有一丝惶恐。可是,现场没有时间让他适应,夏开宝走过来对他说:“你看那些志愿者,他们作为非专业人员都能克服,你是殡葬工作人员,要把每一位逝者都看成自己的亲人。”在老师傅的引导和同事们的鼓励下,韦军调整好情绪,细致地为每一位逝者整容,让他们一路走好。

  防腐整理需要使用高浓度酒精,挥发性大,再与汗水混合,尽管有防护眼罩,整容师的眼睛还是受到了刺激。6日凌晨两点,殡仪馆接收的遗体量陡增,部分已疲惫的整容师看到这么大的工作量,心里难免一颤。夏开宝说:“可真上了场,我们没有一个想退却的。因为这是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工作难度大,整容师没有丝毫降低工作要求,见到逝者第一面先三鞠躬,工作结束时再三鞠躬,表达对逝者的尊重。“我们也有孩子,也有父母,看到这么多本该享福的老人就这样走了,心情很难过。”高强生说,工作时,常常是泪水伴着汗水。

  陈旭的父亲是一名老殡葬,前些年因车祸匆匆离世,“为逝者整容时,我就想象成自己的父亲,耐心整理,尽最大努力让逝者安息、家属慰藉”。

  很多高度浮肿变形的遇难者遗体送往殡仪馆时,身体重量已经是身前正常体重的1—2倍,如果不有效处理,不仅放不进冰柜,还穿不上寿衣。“遗体浸泡时间过长、气温湿热,都会加快遗体的腐败,在腹部产生大量气体,一般采用穿刺排除。”夏开宝介绍,排除腹水后,迅速在腹部肚脐正中位进行穿刺排出气体,然后顺着针眼注射防腐汁,直至固定。

  90后张仙麒是9名整容师中唯一的女孩,从事遗体整容工作3年,工作非常熟练。“有一位女性逝者的面庞本来很清秀俊俏,遇难后面部肿胀、表皮脱落,我看着非常心疼。”虽然不曾相识,但张仙麒把她当做自己亲人,仔细擦拭面部,用镊子轻轻地将头发内的泥沙、石子、杂草一点点去除,清洗后梳理整齐。

  白色和黄色的菊花簇拥着遇难者一张张安详的脸,他们好像只是睡着了。家属们本想好好感谢整容师,但苦于找不到。“这样蛮好,我们乐于做‘幕后英雄’。”夏开宝说。

  记者    黄伟(发自湖北监利)

原标题: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