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河曾是新老城区最美界河

24.05.2015  13:48

  二道河畔,市民在休息。

  二道河畔凉亭。

  长虹卧波。

  扬州人爱水,历史上以“州界多水,水扬波”闻名,这里河流密布,水网纵横。作为连接瘦西湖与荷花池公园的唯一市内水系,二道河有着其独特的绰约风姿。若是有幸临水而居,推开窗户,二道河清新的水汽便扑面而来;走不了几步路,便能沉浸在湿漉漉的江南烟雨中。

  1

  成于唐还是成于宋?

  二道河身世成谜

  二道河北起大虹桥与瘦西湖相连,南入荷花池后与古运河相通,全长近2公里。

  扬州城内的二道河到底是何时出现,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书记载:唐代扬州,城内河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二道河当时就是罗城内南北向的河流之一。五代时扬州城区区域缩至原城的东南部,此时二道河已处于城外;到宋代沿用了周小城,二道河变成了宋大城外防御体系的一道护城河,因明代在周小城西沿城墙下开凿了护城河称头道河,故明代以后才有了“二道河”之称。

  扬州地方志也记载,二道河为宋大城及之后旧城的外城濠,也就是西城墙外的护城河。它可能在唐代就存在了。

  2010年,考古人员曾在二道河段宋代挡军楼和南门遗址处发现过呈“S”形排列的桥桩,很可能就是二道河上宋代吊桥的桥桩。而这些千年木桩的出土,从一方面佐证了早在宋代时候二道河就已存在,也证实了它可能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延续而成的。

  其实,有关二道河的身世一直如同谜团,二道河到底成于唐还是成于宋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确凿的说法,水利专家徐炳顺说:“历史上的二道河确实是城里排涝的重要渠道之一,下雨后北渐高,南渐低,由此向古运河内排水。”

  二道河连接虹桥的河段特别宽阔,古称花山涧,又称柳湖,俗称牛打汪(又名牛大汪),为清代倚虹园“柳湖春泛”中的一景。如今,沿着柳湖路仍能感受到当时的胜景,四周遍植垂柳和红桃,翠缕摇曳绿柳成阴。

  2

  二道河畔

  曾为扬州市郊一块湿地

  站在车水马龙的桥上眺望,二道河边柳树成阴,林阴小道旁的树木经过多年的生长,已经郁郁葱葱,形成了一条天然隧道。隐藏其后的是青砖黛瓦的菱形窗,古韵悠长,分外迷人。

  二道河两畔的美,是随处可见,俯拾即是。但在老扬州人的记忆里,这里却曾是城外一条无人问津的小河。随意的攀谈,让坐在二道河畔纳凉的奶奶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从前关于二道河畔的生活回忆泛滥而来。“那时候,二道河两岸都是大片的农田,栽种了各式各样的农作物。”76岁的王奶奶回忆。

  而在“头道河”和“二道河”之间的土地上,还有一大片土地长满了长草、芦柴,“我们当时都叫这一带是芦柴滩、荒地,岛上有零星几个外来户的茅草屋,水位低的时候勉强能找到一条小路。”居住在这一带的赵爷爷说,里面鸟雀、乌龟都有,“用现在的话说,那里就是城郊的一大片湿地,对于孩子们来说在里面探险,是放学后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开始建起了房子,芦苇也逐渐消失了。”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头道河”被填没,建起了石塔农贸市场和树人苑,“荒地也渐渐消失了。”

  虽然少了往昔钻芦苇荡的乐趣,但如今的二道河却不失为闹中取静的所在。经过数次清淤后的二道河,已经成为独特的两岸花柳全依水的唯美景观。

  曲径通幽,闲庭信步,老人们闲来无事便会到二道河边看看书、聊聊天、打打拳、散散步。而二道河地带也摇身变成了诗意临水居的所在。

  3

  二道河畔扫垢山曾鼎鼎有名

  说到以前二道河畔的荒地,不少老扬州都记起了这附近一带的土丘——扫垢山。

  梅老先生回忆,荒地附近一带就是扬州鼎鼎有名的扫垢山,“现在的农学院、扬州苏农新村一带都是从前的扫垢山。”

  民俗学家钱传仓查阅资料后说,扫垢山原名骚狗山。“清初多铎统领清兵大举南下,攻占徐州后,从西、北两路直逼扬州。四月十五日,清军包围扬州城。西门外的这片冈阜相连,可以居高临下,清军首先占领了这些高地。史可法率扬州军民抗击,击毙清军千余,城下遗尸山积。后来清军从泗州运来红衣大炮,轰开城垣的西北隅。守城军民全部壮烈牺牲,扬州陷入清军之手。清军占领扬州后,在城内烧杀抢掠,将攻城士兵的尸体葬在这一带冈阜上。”

  “从前扫垢山上还有一条土路,据说是日军为了运兵所建。到了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开辟了一条南北向的沙石公路,据说可以一直通到安徽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