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湖南靖州古稀老人的“茯苓梦”

25.03.2015  13:52

  张煌成的梦工厂.靖州县供图

  剥皮是茯苓加工的第一步.靖州县供图

  热风节能烤房,是茯苓绿色加工的一大创举.靖州县供图

  中新网靖州3月25日电(龙沛刘杰华)在湖南靖州,只要一提到茯苓产业,当地民众必然会提及古稀老者张煌成。从1986年至今,从事茯苓生产、加工、销售近30年的张煌成,经历人生三次大起大落后,终又回到家乡,斥资数千万元,立志再创靖州茯苓产业神话。

   张煌成传奇

  让张煌成成为传奇的,不是他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面对困境不低头的勇气。

  1966年,张煌成在一次事故中左手残疾。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通过劳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木工、机械、医术他样样精通。

  1986年,彼时年近不惑的张煌成结缘茯苓。尝到几次甜头后,他开始承包经营供销大楼。虽净亏百余万,但他东山再起,创办了中国史上第一家茯苓加工厂——靖州福利茯苓加工厂。而后,张煌成又创建了怀化地区茯苓开发总公司。其率先发明的茯苓卷筒、茯苓高级平片(薄、白、平、均)被确定为茯苓质量标准。产品大量外销。

  1997年,东南亚出现金融危机。此时,张煌成的茯苓事业如日中天。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场巨大的金融危机将他多年的苦心经营化为泡影。

  “当时像马来西亚、日本这些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本来签了3000万合同,结果价值下跌一半,更可怕的是一些签订了合同的公司倒闭,那一年,我亏了5000多万。”虽危机过去,张煌成每每提起那次“灾难”时,还是心痛得闭上了眼睛。

   追逐“茯苓梦

  2013年,在获悉靖州大力发展茯苓等特色产业后,张煌成敏锐地察觉到靖州茯苓产业的巨大商机。

  经与家人商议,张煌成决定回家乡发展茯苓产业。他首先投资1240万元成立了“靖州和盛茯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在湖南、云南和四川与当地苓农合作建设2.15万亩无公害茯苓生产基地,同时加紧筹建1万吨茯苓无硫加工厂、1万吨茯苓冷冻库。

  如今,张煌成和他的“梦工厂”正式进入靖州茯苓产业科技园,主要从事茯苓菌种生产及深加工,茯苓产品销售出口、仓储物流。

  “等这个生产线建好了,直接可安排就业岗位200个,加上周边茯苓种植业的发展,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500个以上!”站在正在建设中的新厂房门口,张煌成自豪地说。

  目前,靖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茯苓生产区,茯苓交易量占全国近70%,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在菌种选育、栽培种植、精深加工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形成从种植到精深加工一条完整的标准化产业链条。靖州县有农民茯苓科技合作社3个。2011年,“靖州茯苓”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茯苓之乡”靖州正吸收更多技术和投资,冲刺“国际茯苓之都”。

   守信谋发展

  走进张煌成的“梦工厂”,仿佛置身于“绿色王国”之中。“我特意把所有厂房都漆成绿颜色,是为了体现咱们茯苓的绿色生产、绿色加工,一定要给消费者送去最原生态的、最健康的茯苓产品。”张煌成说。

  近年来,靖州官方立足特有茯苓资源,把“以科技创新带动茯苓产业转型升级”列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议题,大力发展“151”茯苓科技产业,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打造中国茯苓菌种选育生产中心和国际茯苓交易定价中心,建设中国茯苓初级产品加工基地、出口基地、中国茯苓生物制药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以茯苓产业为主的产业经济链收入102.5亿元,上缴税金1.56亿元。

  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正因其养身保健之功效,靖州茯苓在日本、韩国、美国乃至部分欧洲国家大受欢迎。

  张煌成表示,今后要把茯苓作为保健品推向市场,“这就要严守质量关,以质量成就诚信,以诚信带动茯苓产业的发展。

  在绿色加工厂房里,张煌成饶有兴趣的介绍着他的发展规划。一台台轰鸣的机器,让张煌成在他的“茯苓梦”上越走越顺。

  截至2014年底,张煌成投资兴办的和盛茯苓专业合作社正式入社社员已发展到360人。经其努力,靖州茯苓于去年7月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

  原标题:通讯:湖南靖州古稀老人的“茯苓梦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