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的朝鲜情结

28.10.2015  20:26

  新华网平壤10月28日电通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的朝鲜情结

  新华社记者朱龙川郭一娜

  “我很想念这个地方,这60多年,我总想回来看一看。”89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刘景林,在朝鲜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旧址前,面朝巍巍青山,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2015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5周年纪念日。由中国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率领的代表团于24日来到朝鲜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在代表团一行中,一位身着军装,须发皆白却又神采奕奕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刘景林。

  刘景林出生于1926年,1950年至1952年期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64军190师任通讯参谋。1952年回国后,他就再也没有到过朝鲜。60多年来,老人因为战斗中的英雄事迹获得了许多荣誉,他也一直投身公益事业和少年儿童的历史教育工作。他始终念念不忘的,是能够再次回到朝鲜大地,看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祭奠没能魂归故土的战友。

  此次在朝期间,刘景林随民政部代表团一起参谒了平壤友谊塔,翻阅了烈士名录,并前往位于开城、安州和桧仓郡等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祭扫。上一次来到朝鲜还是20多岁的热血青年,再次踏上故地已是耄耋老人。昔日战友长眠的地方勾起战火中的记忆,刘景林不止一次热泪盈眶。他向烈士墓献花洒酒,端端正正地敬军礼,寄托一份迟到了60余年的哀思。

  刘景林一直保存着一块用油布包着的炮弹弹片,那是60多年前从他的右臂上取下的。在桧仓,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负伤的经过。

  刘景林随部队进入朝鲜之后,参加了当时的第五次战役,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朝鲜临津江,并进一步攻下前方阵地。突破临津江之后,刘景林在斗堡里东山上的指挥所向上级汇报战斗情况时,突然遭到了敌军的袭击。

  “连着几发炮弹打过来,七、八个人中弹倒在地上。当时好像什么东西一下子把我推倒似的,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负伤了。”刘景林说。一块炮弹片穿透大衣、棉袄、军衣、毛衣等七层衣料贯穿了他的右臂,留下了永远的伤疤。而和他同村的亲属、战友从此长眠在异国他乡。

  刘景林说,牺牲的战士们都是20多岁,大多没有成家,而他自己能够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孝顺的儿女,十分幸运。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与勤劳勇敢的朝鲜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刘景林始终记得那些抬担架、抢救伤员、为志愿军战士送食物的朝鲜老百姓。在他养伤期间,朝鲜民众抢着帮他清洗沾满鲜血和泥土的衣物。

  重新踏上朝鲜土地,了却了老人60多年的心愿。“和平来得不容易,这是无数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一定要掌握好和平的大方向,维护和平。”这是老战士刘景林最朴素的心愿。

  原标题:通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的朝鲜情结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