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农村生态通病辟新径 “一群鱼”换来一镇清水

03.02.2016  11:33

  中国江苏网2月3日讯 河塘漂浮着腐烂植物,有的甚至形成植物“坟场”,这已成为农村生态的通病。近日,记者在扬中市新坝镇采访时却发现,那里的河塘碧波荡漾,水里干干净净。

  “去年我们被罚款3次,其中1次罚了7000元。”新坝社区主任卢敏介绍,以前河里春夏两季全是浮萍和水葫芦。一到秋冬,植物枯萎腐烂,水体富营养化,发臭发黑。2012年以来,扬中市推行“一河一治”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工程,每个月明查暗访各一次,只要发现一处100平方米以上的有害水生植物,就要罚款1000元以上。春夏两季有害水生植物实在繁殖太快,有些地方一夜之间就能长出几百平方米,镇村两级只能临时抱佛脚,依靠突击打捞应付检查。

  “以前靠捞,现在靠养。”新坝镇王义波副镇长说,有一次到新安村检查,看到农民打捞浮萍来喂鱼。镇里在夹圩窅试着投放3500元成品鲶鱼、草鱼,10天后40多亩水面的水生植物得到很好抑制。全镇从去年3月份开始推广“以鱼治水”:镇里买单,村和社区统一投放。春天放鱼苗,夏天放成品鱼。

  “现在村里不再为打捞有害水生植物发愁,只要花钱放鱼就行了。”联盟社区主任周其勇告诉记者,去年村里花3万多元整治河道,还被罚款3次,累计1万多元。今年花6000元投放6000多条草鱼,就全部搞掂了,节省了近4万元,关键是“现在水干净了”。

  一群鱼为全镇河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生态修复“明星”。扬中市委常委、新坝镇党委书记王成明介绍,他们因势利导,引导群众发展新型生态休闲观光产业,联合村已经开展试点,建成了11个休闲农庄。

  本报记者董超标

  本报通讯员蔡孙莲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