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农机“送检下乡”进行时

17.03.2016  12:04

  从3月7日至31日,通州区在镇村设立11个检验点,开展农机“送检下乡”活动,以改善农机安全技术状况,提高农机安全水平。为更好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对大中拖、联合收割机等机动性不强的纯农机,切实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检验行为,采取“点、线、面”三结合和交汇点工作法,提高行政效能和优质服务水平。

  “点、线、面”三结合:“”即在农机重点镇,划分区域,到村设点,现场开展安全检验、宣传教育、办理保险、违章查询等服务,建立便民、规范、高效的农机安全检验“一站式”服务点;“线”即由村委会现场组织同一村组、同一线路的机台,沿线到村部、到农机大户、到家门口检验,检验合格的,机手单人到“”办手续、签证;“”即因故不能参加集中检验的,在固定检验日(每周二)到通州区农机校送检。“三夏”、“三秋”大忙前后,在重点镇定期安排“送检下乡”,应检机台按期就近参检。同时,经镇农机监理员预检合格的,表格填写规范,拓印膜真实、清晰的,经确认后可签证。

  交汇点工作法以解决实地检验见机难,尤其是离集中送检“”较远的机台。通过3月11日、14日在刘桥镇实地检验证明,监理好操作、机手乐接受,交汇点工作法是个好路子。纯农机季节性作业,机动性差、确实不便移动,大中拖、收割机检验要开到“”, 收割机有的要请车运到“”,但单台入户检验难度更大,加之机手法治意识淡薄,年检制度对机手而言是管理部门“要我安全”,而不是 “我要安全”。为破解实地检验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是补贴引导,收割机牌证齐全、检验合格的,参加切碎作业的,区财政补每台补助1500元,2015年享受此政策603台;今年大中拖参加还田作业的,意向补贴1500元;二是开到交汇点,机台移出来,监理和机手各进500米,监理送服务再往前一点,机手将机子开出来一点,关键是机子要动起来、挪出来,在村部、合作社、农机大户、路口、公路边等分点集中形成交汇点,切实提高安全检验和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