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趣语言解读文言文中的南京

14.05.2015  08:53

  80、90后“戏说”传世名著走红

  《世说新语》、《海国图志》、《建康实录》……在南京推出的50本传世名著里,不少作品都“只闻其名”,有些书名甚至很少有人听过。如何让这些名著摆脱“束之高阁”的现状走入公众视野,展现南京的历史文化之美?最近,“南京发布”微信平台连续刊载文章推介“传世名著”,被大量网友点赞。文章的作者是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把《世说新语》比作“微博体”,从如今的丹凤街手机市场联想到当年的老丹凤街菜场,用逗趣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故事把“高大上”的名著解读给普通人听。

  江南时报记者吕晶晶

  从南京人关心的老地方开始“说书

  晦涩的文言文、沉闷的历史,让很多人对传世名著望而却步。但在南京铁道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马梦洁眼中,记录魏晋风流故事的《世说新语》如同古代名流的微博,作者刘义庆既是一位南京的网友,更是“微博大咖”。这样一比对,文言小说摇身变成了微博段子手的主页,每则文人轶事都记录着名门公子、才子佳人的日常,顿时“亲民”了不少。

  微信上推介“传世名著”的文章作者都是来自“重读南京寻访团”的80后、90后们,他们在名著里抽丝剥茧挑出人们关心的话题,让这些作品更可读、更接地气。马梦洁举例道:“就像我写的《丹凤街》,也许大家对这本小说不大了解,但对这个地方都有印象,我上初中的第一部手机就是在丹凤街买的,现在那边就是一个卖便宜手机的地方,还比较‘低端’,但在民国时期更低端,是个菜市场,在这菜市场里就体现了最接地气的南京。

  马梦洁说,《丹凤街》里描写的菜场里的南京人虽然身在市井,也还是非常“胎气”、豪放,而在她看来南京人的这份特质至今都没变,通过传世名著能窥见更多似曾相识的南京人、南京事。团队的另一位作者叶轻灵也在介绍《金陵梵刹志》时用了类似的方法,她选出在南京最有影响力的寺庙之一大报恩寺,通过它引出名著,吸引人们翻阅。

  建议借微信、漫画等形式让名著通俗化

  “最初让我们写传世名著,瞬间觉得这个头衔太大了,有点喘不过气;但看到马梦洁把《世说新语》写成‘古代微博体’,我当时就被打动了。”叶轻灵说,推荐的50本南京传世名著有些曾经是60后、70后的“宝典”,既然要“传世”,就需要引起90后、00后的兴趣。如果生硬地从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阐述,很难让这些书籍世代传颂下去。

  河海大学的大一新生杨奥钟爱历史文化,她为《建康实录》写了篇名著推介,说它记录了南京“最风流”的时期,标题一出就吸引了大量点击。杨奥坦言,有些传世名著连高校图书馆都找不到,他们也只能大费周章跑到南京图书馆查阅,更不用说让平时里忙碌于工作的市民去阅读了。受此限制,她觉得用微博、微信等更通俗的方法推介传世名著会更有效。

  “鼓励人们读这些书的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南京文化,传承南京的历史,完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先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如果读完故事他们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进一步阅读晦涩的文言文。”杨奥说,就算读了以后不再深究,这种方式也能让人们对南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

  而对于阅读“快餐化”的现状,马梦洁觉得可以从动漫、漫画版的名著,或者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入手,让大家先了解大致内容。以此为基础,带动校园社团等群体,让人们去探访南京的街头巷尾,寻找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