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选手夺得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手工金牌

31.03.2016  10:38
宋爱霞昨日凯旋回宁︒本报通讯员 陆思洋摄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本报讯(记者 马道军) 3月26日,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波尔多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派出42名残疾人选手参赛,取得8金6银6铜的好成绩。其中,我市鼓楼区肢体残疾人宋爱霞带伤出征,凭着高超技艺一举摘得手工编织项目冠军。

  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是最高水平的世界性残疾人职业技能赛事,又称特殊职业奥林匹克,1981年至今共举办九届,我国参加了除首届外所有比赛。4年前,宋爱霞曾代表中国参加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最终获得钩针编织项目冠军。

  昨天下午,宋爱霞载誉归来。“代表中国参赛,并再次获得金牌,真是太幸福了。”一下火车,宋爱霞就激动地对前来接站的众人说。

  今年48岁的宋爱霞,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致双腿残疾,但是却有一双灵巧的手,喜欢手工艺,打毛衣、做纸花等样样都行,是南京手工编织名人。

  宋爱霞说,她这次参加了手工编织项目比赛,有几十名不同国家的选手参赛,按照要求,需要在5个半小时内完成50厘米×50厘米的双面靠垫套,并进行钩针缝合,还对色彩搭配、编织创意提出了要求。

  “时间太紧了,比赛用线也和平时练的不同,很多选手没完成比赛。我是5个小时内完成的,还做了一些创意。”宋爱霞介绍,她的作品最特别之处是设计了法国国旗图案,从左至右用蓝、白、红色毛线编织成垂直排列的三色旗,靠垫套立体感较强,赢得评委一致认可。

宋爱霞昨日凯旋回宁︒本报通讯员 陆思洋摄

  让宋爱霞难忘的是,这次获奖实属不易。“由于赛前练得过多,我的双手肌腱发炎,一用力就疼。没办法,出国比赛前3天打了封闭针,比赛前又吃了止痛药,完全是凭着经验和毅力完成了这次比赛。”宋爱霞感慨。

  “个性化手艺和好人缘助我赢得了金牌。”宋爱霞向记者透露了她的成功“秘诀”。

  宋爱霞说,她不仅喜欢编织,还不断尝试新花样、新品种,除了传统的衣服、披肩、手套、围巾,她还编织过各种惟妙惟肖的小动物。就这样不断积累,掌握的花纹种类越来越多,编织技艺也越来越精湛。

  由于手艺好,2009年,宋爱霞在鼓楼区山西路附近开了个小店,名叫“七彩人生手工坊”,有20多平方米,店面不大,名声不小。每天,小店里就会聚集一批残疾人、下岗职工编织爱好者,她们跟宋爱霞一起,一针一线编织出漂亮的衣物饰品。

  “我是残疾人,知道她们生活得不容易,所以坚持免费教这些人编织,让她们拥有谋生的技能。”宋爱霞说。目前,宋爱霞先后吸收了10多名残疾人就业,免费给四五百名下岗职工、残疾人开办手工编织培训班。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