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退休工程师研究哥德巴赫猜想30多年

25.06.2015  23:55

  “老周,还在研究那东西呢?有那精力不如打打麻将,炒炒股票。”不久前,退休工程师周长治遇到老同事,对方还是习惯用他的研究“开涮”。算起来,这是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第33个年头了。

  日前,记者来到东西湖恋湖家园居委会。对周长治的研究,社区几乎无人不晓。与他关系亲近的邻居都凑上前告诉记者,“他真不容易,现在需要一把梯子,得有人帮帮他”。

  2004年,周长治搬到恋湖家园时,旧居中近200本数学相关书籍硬被老伴丢弃。老伴说他没把精力花在该花的事情上,还搞坏了身体。当天他特意把记者安排在社区见面,怕老伴知道了生气。

  时间回到1982年。对数学有着极端热爱的周长治,在《长江日报》看到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参加国际数学大会的报道,让他第一次知晓一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哥德巴赫猜想”。此后30余年,他的精力基本倾注在破解这个世界难题之上。

  “我对数学有着天然的爱好。”周长治回忆,从小他的数学成绩就格外好,对解答数学题目有着使不完的热情。“文革”期间,他几乎将能找到的数学习题全部做完,到1972年上电大时,课本的内容已经全难不倒他。

  从工作之余到退休后全心投入,周长治尝试过二进制、勾股定律、微积分等若干办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退休之后,他每年早晨5时起床,步行4小时后,一天除了吃饭,全用于写写算算。

  “我小时候,冬天大半夜他想起什么,爬起来就写半天。”长女周晶晶告诉记者,父亲常常走访全国各地,几乎把能买到的数学书籍都买回了家,一一研究。她回忆,10余年前,曾有大学教授想高价买下周长治的研究成果,但父亲舍不得卖掉,想继续自己做。

  周长治说,每天只要有一空闲,哪怕没有拿起纸笔,他都在内心计算。正因为这样,他曾误了接孙子放学的时间,走路差点掉进沙湖里。

  2005年,他认为他的研究有了重要突破,他将其研究称为“矩城论”,计算模型类似长方形,“”取自武汉(江城)与他的故乡江苏徐州(彭城)。

  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周长治曾走访厦门、大连高校,并去信中国科学院数学系,但均未得到明确回应。

  在社区活动室,他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研究所得,除了厚厚的论文成果,记者看到体检单、药物说明书的背后都写满了周长治的演算记录。

  “很多人说这样的世界难题,不要做指望。”今年已经73岁的周长治说,很多人不理解数学的魅力,“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具有前瞻性”。他说,自己身体很好,还能研究好些年,自己不行了就让女儿继续推进,再不行就子孙一代代做下去。

  周长治称,现在研究已进入微调阶段 耿尕卓玛 摄

  武大每年接待近40位“猜想”迷

  链接>>>

  昨日,记者致电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询问相关专家对周长治研究的看法。教学处相关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对于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世界难题,难以做评断。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10年来,每年都会有近40人造访或致电该学院。“他们热衷于研究各类猜想,从打工者到公务员均有。

  她说,很多研究者都是带着厚厚一沓研究成果来,但对于这样的世界难题,很难有专家能做出准确的评断,因此,近年来如有来访者,院方都建议研究者将研究结果发上网。

  这位工作人员直言,目前国外一些学界现在也选择直接将研究成果公布上网。如果有价值,自然会立刻引起轰动。

  “无需担心被剽窃,只要放上网,国家现在有很严厉的制度保证论文者的权益。”她建议,周长治可将研究成果放在较有学科关注度的网站中,看是否引起学界关注,乃至引起轰动。

  对于研究成果的价值,周长治长女周晶晶表示,只要父亲身体健康,以此为兴趣充实生活,并不看重其是否有轰动效果。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