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行进在时代的鼓点里

24.02.2016  13:58

  亨通集团光棒研发生产车间一线,总有崔根良的身影。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万程鹏摄

  从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上一个濒临倒闭的乡村农机厂,发展成全球排名前三甲的光纤通信企业,并且掌控了光通信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赢得产业话语权,亨通集团只用了25年。最近几年,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亨通前进的步伐却迈得更大,宽带中国、三网融合、海洋开发、“一带一路”,几乎每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节点上,都活跃着亨通的身影。

  带领亨通创造产业奇迹的崔根良,是一个退伍通信老兵,一个有着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个把产业报国当做毕生梦想的民营企业家。他说得最多的话是:“搞企业的哪能没点梦想?看准了方向实实在在地干,梦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乡村小镇闯出个“国际巨头

  1982年,崔根良从部队复员后被安排到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岗位上一干就是好几年,成了远近知名的“小能人”。1991年,崔根良临危受命,接手镇上一间濒临倒闭的农具厂。面对破旧设备和上百万元债务,崔根良敏锐地察觉到,通信行业大有可为。

  他果断与江苏省通信线缆总厂合作,筹建了吴江七都通信电缆厂。一招“借鸡生蛋”,当年实现利税几十万元。随后,他找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合作,“借梯登高”解决了技术人才问题,填补了江苏省光缆项目的空白。紧接着,他又找到日本企业合资,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实现了“借船出海”。到1995年底,亨通通信电缆产销量已跃居全国同行第一。

  2001至2007年间,崔根良带领亨通通过合作相继在上海、沈阳、北京、成都等地建立产业基地,逐步完善了国内产业布局,年销售额连续百亿级跳跃——2007年完成100亿元,2011年达到200亿元,2013年突破300亿元,2015年达到483亿元。

  走进亨通集团企业展厅,迎面墙上是一巨幅世界地图,红色标记代表着海外销售中心,蓝色则代表产品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全球化时代,如果仅满足于国内市场,就会失去未来。”崔根良说。目前亨通已在30多个国家设立了海外技术营销服务分公司,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海外商标,累计业务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光纤通信、电力传输领域的主力供应商。

  25年弹指而过。昔日资不抵债的农具厂,如今已成为拥有45家子公司、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大集团,连续11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

  用“创新+实干”铸成梦想支点

  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多少人的梦想在发酵、在长大。崔根良的梦想是,见证中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强国的精彩蝶变,而这,必须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从提升民族工业国际竞争力入手。

  在整个光通信产业链,70%的利润集中在前道产品光纤预制棒光棒上,光棒可谓整个光通信领域最核心的高技术。但长期以来,这项核心技术一直被美国、日本等国牢牢掌控,国内90%以上光棒依赖进口。

  崔根良决定上马光棒研发,遭到几乎全部顾问团队的反对。有位院士说,好多国字头的大企业、大研究所搞了20多年花了几十亿,结果都失败了,这对亨通来说风险太大啦。但崔根良说:“亨通如果不去自主研发,提高国际竞争力就是空谈,中国光通信产业就永远处于被动位置,我们要为中国争口气!

  6亿多元投资、200多名研发人员、1500多个日夜奋战,在崔根良的坚持和鼓励下,亨通光棒研发一举成功,从此扭转了国内光棒供应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创新没有捷径,只有实打实去做。”崔根良说,创新精神加实干手段,才是达致梦想的有效支点。这几年,在国家重大创新工程中,时时闪现亨通的身影。亨通先后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科技项目190多项,自主研发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特种光纤、光纤导航等系统,并一次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亨通每年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3%以上,先后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院士工作站等研发载体,形成一支研发实力比肩国际巨头的“亨通军团”,研究范围涵盖整个光通信产业链。

  在追随国家战略中布下“先手棋

  2015年末,亨通在国际市场连出大手笔,与印尼最大的综合线缆企业VOKSEL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成为其最大股东;在南非、西班牙、葡萄牙频频出手,上演了一幕幕“走出去”的并购大戏。

  海外并购,成为亨通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在崔根良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正确领导,只有把企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抢抓重大机遇中做大做强,才能实现产业报国梦。

  这几年,亨通抓住国家在3G、FTTX、三网融合、物联网、新能源、海洋开发等方面战略的实施,围绕产业链谋篇布局,加快向高端制造转型。崔根良认为,有了“一带一路”战略支撑,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放眼世界,融入全球一体化,助推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亨通集团的国际化标准定位为“555”,即拥有50%以上的海外市场、50%以上的海外资本和50%以上的国际化人才。去年以来,亨通已先后中标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一路一带”多项重点工程项目,涉及铁路、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亨通在手“一带一路”合同已近8000万美元,成为国家战略当之无愧的“马前卒”。

  “崔根良富有大义和责任感,如果没有这种家国情怀,他就不会冒险做‘光棒’,也不会去创建一个国际化优秀企业。”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任晓敏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高 坡李仲勋陈雨薇

  发扬创业创新的时代楷模精神

  本报评论员

  江苏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30多年如一日,以爱党爱国为信念,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先后研发掌握了光纤光棒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发展之路,使企业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30多年来,崔根良完成了从艰苦创业到卓越创新的实践,从企业责任担负到社会责任担当的升华,成为“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的身体力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用创业创新回答应对时代发展变化。崔根良决定创业进军通信领域时,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但他通过一个“”字诀,“借鸡生蛋”,“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以“”引进合资和技术,成功实现企业崛起。亨通抓住了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尤其是盯住科技创新,在转型升级里程碑上,曾每天“烧钱”50多万,耗时3年自主研发出光纤预制棒。正是凭借着一身骨气和“争一口气”的勇气,经过极其艰难的探索与研制,实现了企业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变,从生产型向研发生产型的转变,完成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用奉献社会和产业报国回答创业者责任。从企业创办起,崔根良就秉持着这样一个信念,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大责任、大担当,必须要担负起对企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崔根良的意识里,“企业小的时候是股东的,做大了都是社会的”,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是一个企业家对国家的责任。如今的亨通,多年名列江苏省纳税百强,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产品及服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用忠于党和祖国与对社会大爱之心,书写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崔根良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积极担负起企业的“公民责任”。亨通实行慈善事业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迄今用于公益慈善累计超过4.8亿元。亨通用行动证明,一个企业,不仅要为全社会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优质服务,更要传递企业的核心价值、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崔根良身上,深切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优秀企业家的不懈追求和顽强拼搏。当前,全国上下正处于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我们需要引导更多人发扬崔根良“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攀高峰、敢争一流”的时代楷模精神,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动力与热情,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实践中,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