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不放过一个疑点 惠山检察官讲述查传销案"碰巧"背后

03.11.2014  10:38
 

  提起追捕传销组织“顶级老总”邹某的经过,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敖宇微笑着说:“碰巧呗。”其实,这“碰巧”背后,却凝聚着办案检察官6次讯问、1次赴外地取证的辛勤努力。10月9日,惠山区检察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将邹某、詹某、张某、臧某提起公诉。

  今年5月,敖宇接手办理詹某等3人组织领导传销案。案卷显示:詹某等人以“自愿连锁经营”为幌子骗人投资,在2008年到2012年间积极发展下线,非法获利100余万元。敖宇办理过多起传销案件,对传销活动的运作模式颇为熟悉:传销组织一般呈“倒树状”,各个传销小组被称为“家庭”,如同枝干分散在下,各家庭“家长”与上一级“老总”单线联系,而高踞在树顶的“顶级老总”隐藏很深,难觅踪迹。审查案件时,敖宇习惯性地画出树形图,将此次查办的涉案人员一一列举出来,并在人物之间打上关系箭头,显示出谁是谁的下线、谁是谁的亲朋。

  阅卷完毕,树形图上枝枝杈杈、人物关系纵横交错。敖宇仔细审视树形图,忽然发现詹某的供述中有“我就任老总仪式时,老周到场训话,备受鼓舞”。“虽是一句简单的描述,却暗示出老周身份不一般。老周何许人也?”敖宇随即展开调查,将詹某作为突破口。

  “詹某因病取保候审,在外居然声称传销产业受到国家特殊保护,以此迷惑下线人员。见检察官找上门来,他十分紧张,为将功补过,我们问他啥他就回答啥。”敖宇介绍,詹某供述老周60多岁,在传销组织内级别极高,他就是老周发展的成员。

  “由此看来,老周是条漏网的大鱼。”敖宇立即将有关情况汇报给侦查监督科负责人张凌云。张凌云要求大家一起动手,翻看2013年以来该院办理的27件124人传销案的案卷,结果发现其中4名传销骨干提到过“老周”,都称此人掌握着无锡地区传销资金的分配权。

  “很显然,老周的地位应在‘老总’之上。我院办理传销案件以来,还从未批捕过这样高级别的犯罪嫌疑人!”张凌云决定追捕“老周”,让敖宇设法弄清楚该人身份。

  敖宇通过讯问本案犯罪嫌疑人张某、臧某,得知“老周”因涉嫌诈骗犯罪已被溧阳警方拘留。张凌云和敖宇立即赶往溧阳。在看守所办公室,民警打开电脑一查,姓周的诈骗犯有十余人,但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正在疑惑之际,门外走进来一位老民警,听说此事后,她沉思片刻,猛然问道:“老周?你们要找的是不是老邹?除了姓不同,这个人其他方面都和你们要找的人符合。”张凌云和敖宇立即调取了邹某的资料和照片,到无锡看守所让詹某等犯罪嫌疑人辨认,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原来,无锡方言‘周’、‘邹’不分,侦查案卷中所有记载都是‘老周’,混淆了发音,差点放跑一条‘大鱼’。”敖宇说。经查,邹某于2007年进入该传销组织,由基层干起,一路上升为“顶级老总”,负责主持“升总”仪式,其间非法获利170余万元。“邹某已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且级别高、社会危害性大,有逮捕必要。”敖宇说。惠山区检察院遂向警方发出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邹某意见书……

  8月21日,惠山区检察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依法批准逮捕邹某。9月28日,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该院审查起诉,该院经审查,在提起公诉的同时,对邹某提出有期徒刑五年以上的量刑建议。

  (唐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