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经济“新常态”下苏州换档再出发

27.01.2015  10:57

  中新江苏网苏州1月26日电 (记者 周建琳)无论是自觉自醒的选择,还是“不可持续”的被逼,今天的中国开始告别“狂奔”时代,逐步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

  这一点,处于东部先发地区的苏州感触最深。这辆快速飞奔的列车在经济新常态下,换挡再出发。

  十多年来,这里是“世界工厂”最繁忙的车间之一,仅外资企业就有一万八千多家。仿如一夜间,从小桥流水人家变成了中国特大城市。

  如今,要摒弃以往的“速度情结”、“换挡焦虑”,苏州能以平常心来看待?

  “2015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左右。”这是刚刚结束的苏州两会传递的信息,也是该市连续三年调低GDP预期增速。

  “8%的增长虽不如过去耀眼,但对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的苏州来说,取得这样的增幅,殊为不易。”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经济系教授沈健称,应该为发展成绩“点赞”。

  长期关注苏州经济的沈健认为,“新常态”是指发展速度向中高速回归;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经济结构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推进;发展动力转向新增长力。

  “当我们有勇气选择慢的时候,转型升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沈健看来苏州是有底气的。

  仿佛弹指一挥间,2014年是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成立20周年。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早在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就以“一天产出1亿GDP、上缴1260万元财政收入、引进400万美元外资”的奇迹,令世界瞩目。

  在苏州工业园区20年的成长路途中,苏虹路、仁爱路两条普普通通的道路却被赋予特殊的含义。

  2005年1月,一篇《苏虹路标——一条路划下的园区IT足迹》把读者的视线带到了苏虹路。彼时,世界500强企业云集的苏虹路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的代名词。

  但今天,就在这条苏虹路上,曾经风光无限的苏州联建科技于去年12月宣布停产。这是“两头在外”的苏南传统代工行业步入寒冬的缩影。

  此时,苏虹路附近那个高炮广告上“转型升级,智造未来”的标语,却清晰地表明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新诉求。

  “你可以去仁爱路走走”沈健提议。在他的描述中,位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仁爱路已是整个苏州创新型经济的标志。

  隆冬时节行走在仁爱路上,感觉非常安静。周边看不见密密麻麻的工厂,也看不到忙忙碌碌的工人,但这面积25平方公里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却可称为苏州工业园区的“智库”。

  这里,吸引了中科大、人大等25所中外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入驻园区办学。这里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苏州纳米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创意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在这里,政府牵头,企业找到新技术,学校培养产业人才,科研人员找到施展技术的天地,实现产、学、研“门对门”的合作模式。

  以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型经济,正是眼下的苏州所努力追逐的。

  数据显示,2014年苏州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2人,累计达到157人,其中创业类人才95人,继续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这些人才中很多是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引进他们政府需要有宽容的环境。因为短期内很难做出可见的、可量化的‘成绩’,不像引进一个大项目立杆见效。”沈健认为,苏州连续三年调低GDP预期增速也是在向他们传递一个信号,苏州愿意等待。

  “苏州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较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沈健看来,未来苏州要把服务业作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2014年苏州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05亿元,增长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意味着什么?这是今年苏州两会热议的重要话题之一。

  今年苏州市人代会确定的两件“大会议案”再次锁定生态保护:划定城市边界线,遏制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加强江南水乡传统风貌保护,才能让苏州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同时,苏州惠民利民、增进人民福祉的脚步不放慢。

  2014年,苏州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万亿元,增长8%。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万元,分别增长8.5%和10%,均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让居民“钱袋子”跑赢GDP,这是今年苏州两会释放出来富民信号。

  2015年,正处转型期的苏州,给城市以自信、给人们以幸福、给发展以启示。其实,许多时候,慢,更是一种充满理性、富有智慧的速度。(完)

编辑: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