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民警牺牲 上千群众零下4℃清晨送别

16.12.2014  12:47

  

  战友亲人送别好民警张作田,道路旁是社会各界排起的长长送别队伍。 本版图片由警方提供

  

  张作田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工作。

  

  当地居民在送别仪式中痛哭。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在习总书记对江苏提出殷切希望之际,江苏大地上,一幕幕追梦圆梦的精彩故事正不断上演。这些故事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身边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人,他们用汗水和心血书写着江苏人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圆梦中华的一个个“不平凡”。

  今天起,扬子晚报全媒体集群推出“行进江苏·精彩故事——扬子记者走基层”大型系列报道,百名扬子全媒体记者将在基层一线,为读者带来最有温度最富情感的江苏人故事,见证行进中的江苏正在发生的巨变。

  零下4℃的清晨,成百上千的连云港居民昨天陆续赶到城外30多公里的赣榆殡仪馆,为他们心中的好警察、该市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长张作田送行。12月10日,张作田被抽调到南京执行任务时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38岁。这位鲜有休息日、曾跋山涉水为240多名外来媳妇上户口、全为别人的“家事”而忙的好民警,在生命最后一刻,还用手机短信安排工作。连日来,记者在连云港赣榆采访,追记这位基层民警的奉献足迹。

   连云港警民昨日洒泪送英魂

   失去了他,像失去亲人一样难受

  昨日上午,挽幛低垂,哀乐低绕;草木含悲,泪雨纷飞,在连云港赣榆区殡仪馆内,挤满了前来跟张作田进行最后告别的人们,有省公安厅以及连云港市区各级领导,有生前同甘共苦的战友,有相识已久的街坊,有素不相识的群众。

  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辅警王海青告诉记者,12月10日上午10时许,她接到张作田从南京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张作田交代她为一对夫妇办临时身份证,告诉她对方急用,务必在下午5点前办好。王海青没想到,这竟是她接到的张作田的最后一个电话。

  在王海青眼里,张作田对待群众满腔热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亲如兄弟姐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她四次因哽咽难以说下去。

  “在我心里,我一直都感谢他。”王丽流着泪说:“这样的一个好人咋就走得这么早,失去了他,我觉得像失去亲人一样难受。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赣榆区金山镇仲集前村居民王丽不愿提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可怕的往事。2009年10月25日18时许,王丽被闯进家中的4个男子强行带至车内绑架走,随后电话通知其家人索要高额现金。是张作田根据绑匪要求将计就计,安排家属向绑匪指定的当地唯一一家邮政银行打赎金,引出嫌疑人,成功救出王丽。

  怀着同样感情的何止王丽一个,张作田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惊闻其因公殉职的噩耗时,当地百姓纷纷垂泪。在张作田的带领下参加“夕阳红”义务巡防队的黄海社区80多岁的老奶奶张玉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张作田是个好警察,我们不会忘记他!

   职业荣耀

   从警19年三立三等功

  张作田是1995年9月成为一名民警的,当户政中队长之前,还做过巡警大队办事员、社区民警、派出所指导员。从警19年,三次荣立三等功,是连云港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获“十佳青年卫士”、“十佳政法干警”等称号,受到县级以上表彰20多次。

  “本来12月10日领工资,张作田说好要给全家换上新衣服去拍全家福”,张作田的妻子李文说,“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连轴转的最后一月

   忙了一上午,午睡后再也没醒来

   同事说他太累了,体检都没抽空去做

  12月上旬开始,省公安厅抽调异地骨干民警,对部分地区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检查。张作田和连云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刘芮呈被抽调到南京,负责检查南京市六合区的社会治安状况。12月9日晚,他们赶到六合,次日一早开展工作。

  “张队长业务精,在连云港是出了名的。今年6、7月份,他先后3次被省公安厅抽调,参加南京青奥会安保检查。”刘芮呈说,这天上午,张队布置好检查的大体步骤后,两人开始工作。直到中午12点多,简单吃了午饭,他又布置了下午的工作。下午1点10分左右,两人通话,确认下午要去的地方。两人约定,两点半出发。

  下午两点半,刘芮呈如约来敲张作田的门,无人应答。等服务员打开房门,刘芮呈看到张作田仰面躺在床上,没盖被子,像是睡着了,但无论刘芮呈怎么喊叫,张作田都没反应。120到场后,发现他的生命体征早已消失;后经诊断确认,张作田是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噩耗传来,张作田所在的户政中队3个女同事哭了1个多小时。“张队是累倒的。”户政中队民警孙玉玲说,他到南京执行任务外,还不断用短信、电话安排中队的工作。

  牺牲前的一个月里,张作田一直都是连轴转。“11月初,局里安排大家去体检,张作田领了体检表,可到现在他都没抽出时间去。”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肖媛难过地说,如果张作田抽时间去,说不定就不会有事了……

   那些少有休息的岁月

   4年多,他总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离开

   为群众户口问题远赴震区调查

  说起张作田,认识的人都说:他太忙了,忙来忙去,都是为别人的“家事”而忙。张作田所在的户政中队,负责全区的户口、身份证、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管理四大块内容,一年下来,光户口、身份证业务,就要办理12000多件。张作田2010年11月调任户政中队长后,4年多来就没几个休息日。户政中队民警孙传县告诉记者,每天,张队都是第一个到单位接待群众,延迟半小时下班,都是等到最后一名群众满意后才离开。

  户政工作是最民生的工作,关系着所有居民的“家事”。在赣榆农村,早些年有不少云南、贵州、四川女子通过各种方式嫁过来。若干年后,她们发现,自己不仅在赣榆没户口,在老家也没有户口,成了真正的“黑户”,社保、就医等问题寸步难行。2012年,张作田发现这一情况后进行清理,结果吓了一跳:整个赣榆,有240多名这样的妇女。

  解决这240多人的户口问题,有一道非做不可的难题,去妇女们的原籍地调查。当年8月底,张作田带着梳理出来的人口信息去了云南,主要在滇西南地区。“都是山路,好多人家住在大山深处,要进去十分不易。”和张作田一起去调查的现任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区公安分局南城派出所教导员潘正坤说,当时他们兵分两路,张作田去了腾冲,正赶上发生地震。“他给我打电话,说他那儿地震了,我叫他先回来,他说影响不大,来一趟不容易,赶紧把事情做完。”那一次,张作田在云南呆了20多天,不仅解决了赣榆“云南媳妇”的问题,还把省内其他地方的400多个类似问题户口的调查一起做了。

   扬子微评

   追梦征途,有你的星光照耀

  这些年来警察因过度劳累而猝死的新闻时有出现。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204人,其中因劳累过度而猝死1098人。扬子晚报记者接触到的众多民警中,像张作田这样常年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连轴转是家常饭。身心处于亚健康的他们,正常休息几成奢侈品。

  而正是有张作田这样无数人民警察的无私奉献,不辞劳苦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才保证了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老百姓才会在安泰的社会环境下追求梦想。愿张作田化作一颗亮星,照亮人们的追梦征程。 (苏宫新 张林军 王继宝 于英杰 张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