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江苏连云港公积金中心让职工共享四项权益硕果累累

27.02.2017  23:01
 

江苏省连云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连云港中心”)打造“聚金惠民”民生品牌,创新服务民生举措,抓归集促扩面、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深入文明创建、建立互联网+新型服务模式,让职工共享权益,硕果累累。

抓归集促扩面,让职工共享公积金缴存权益

归集额持续递增。通过行政推动、部门联动、执法促动等多项举措,大力开展催建催缴,年归集额由2012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4亿元,实现逐年稳定增长。

覆盖面不断扩大。以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为重点,深入开展制度扩面缴存,实现制度覆盖由体制内单位向体制外单位扩大拓展,由成建制单位向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全面拓展,使得本市新增开户职工人数保持了持续高增长。2016年新增开户单位860个、新增开户职工3.9万人,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从2012年的56%增加到2016年的69%。

满足多样化需求,让职工共享公积金使用权益

提取带动住房消费。连云港中心陆续推出了重大疾病、租赁住房、偿还商业贷款提取等多项惠民政策措施,年提取额从2012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0.3亿元。全年住房类提取公积金28亿元,可直接支持消化住房存量预计达50万平方米。

贷款促进住房销售。为响应国家政策加速去库存,连云港中心及时对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降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至20%;全面开放“公积金+商贷”组合贷款业务;扩大“公转商”贴息贷款规模来缓解公积金资金紧张状况;开办异地公积金贷款业务,累计向154户职工家庭发放贷款5398万元,贷款申请职工80%以上在苏南和北上广等房价较高的城市打拼,有力支持他们在家乡购房置业。

连云港市年贷款发放户数、年贷款发放额从2012年的7740户、22亿元,分别增加到2016年的1.3万户、47亿元。全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47亿元,占全市商业性住房贷款总量的1/3,可支持消化住房存量160万平方米,占当年同期全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1/3。

深入文明创建,让职工共享公积金服务权益

以文明创建引领中心发展。为落实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文明行业创建要求,连云港市以省、市文明单位两级联创为契机,把文明单位管理和创建工作作为“示范工程”、“凝心工程”、“引领工程”,从健全组织、完善机制、美化环境、营造氛围入手,高度重视、切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以创建引领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和公积金事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2016年,连云港中心荣获2013~2015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以贯标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公积金贯标服务项目,组织全系统6个综合服务大厅、90余名职工同时贯标,通过“细化标准让服务窗口亮起来、优化流程让服务效率快起来、强化管理让服务水平高起来、提升效能让办事群众笑起来”的“三化一提升”,打造具有连云港特色的标准化服务体系。

经过层层筛选,连云港市住房公积金“贴心好管家,服务标准化”服务贯标项目已入选江苏省城市创新案例集。

打造互联网+,让职工共享公积金发展权益

打造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立“12329服务热线手机短信、网站、微信、微博、自助查询机、手机APP”七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查询、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服务。目前,连云港市已累计接入客服电话20万次、网站点击450万次、60%的公积金业务查询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坚持做到“职工在哪,服务到哪”的服务理念。

建立互联网+新型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与建行、工行合作,依托网银平台开通公积金网上缴存业务,提供单位网上开户、汇缴等六大类十余项业务;正式运行公积金网上营业大厅,可以办理提取还贷、贷款申请、查询等三大类十一项业务,实现职工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多种业务;邀请市产权管理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入驻海州分中心服务大厅,三部门实现业务端口前移,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受理、房产抵押、交易监证、注销抵押登记“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在灌云分中心试点开展互联网+公积金贷款直通车,职工申请贷款从往返各审批部门6次减少为两次,一次申请、一次放款;在全省率先推出公积金“实时提”业务,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证、银行卡、提取手续就可以实现公积金实时到账。

截至去年末,连云港市缴存住房公积金人数上升到30.89万人,累计缴存总额255.37亿元,职工个人累计提取13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总额237亿元,贷款余额126.78亿元。

道夏 胡云

2017年2月8日《中国建设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