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一段悲壮的“血火记忆”

17.05.2015  10:39
远征,一段悲壮的“血火记忆” - 新华报业网
远征,一段悲壮的“血火记忆” - 新华报业网
远征,一段悲壮的“血火记忆”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李光钿(左)在家中接受记者的采访。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张 筠摄     李光钿家中的锦旗。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张 筠摄  

  本报缅甸密支那5月7日电 密支那准宾达区门牌269号,93岁老兵李光钿坐在躺椅上,显得有些虚弱。家里的墙上,挂着一些他佩戴勋章的照片和一面写有“抗日英雄民族脊梁”的锦旗。

  “这几天天气炎热,加上又有些血压高,所以爷爷不太舒服。”李光钿的孙子李发助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期间,爷爷带着他们一家回家乡探亲,上坟。算上这一次,旅缅几十年来,爷爷一共回老家三次。

  从军简历“写满”血火记忆

  李光钿的家乡在云南省宣威县。1939年,17岁的他为了抗日报国,毅然弃学从军。为让记者弄清楚他的从军经历,李光钿在记者搀扶下,从躺椅上站起身,颤巍巍走进里屋,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写有他的“从军简历”:滇西抗战爆发后,他成为中国远征军71军83团第2营82炮排排长,随军开往滇西镇守怒江。一年后强渡怒江,攻打阴登山,战捷收复,再攻入龙陵城,不幸身负重伤,被送到后方医治后退役。

  这段简单的“从军简历”,却饱含了李光钿难以回首的“血火记忆”。

  “那一仗打得太惨烈了。打松山要先打阴登山。日军居高临下,用机枪扫射,我们仰着头往上攻。战友们一个个攻上去,又一个个被打死摔下来……”李光钿说,作为炮排排长,步兵在前面浴血强攻,自己在后面指挥炮击。数不清死了多少人,打了多少炮弹,最后用炸弹才把阴登山和松山拿下。

  后来,李光钿在指挥炮击时,日军一发炮弹袭来,弹片击中他的后脑,他被送进了医院。伤愈后,他选择了退役。“那时日本人已投降,我也不想再打仗了。”李光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