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光洒进百姓心田——2015年苏州现代民政工作新图景

03.03.2015  13:56

      日前,彩香二村晚晴园里张灯结彩,石路街道侨眷徐水林穿着喜庆,被大家簇拥着齐唱生日歌,在祝福声中,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寿辰。   

      完善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力推养老服务发展,进一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落实优抚安置新政,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市民政局局长李永根所作的工作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列举2015年惠及百姓的政策、措施,传递出“民生为重,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

      完善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

      遏制“人情保”“关系保”及“错保”现象

      现代救助是“大救助”,是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以及包括社工、志愿者介入的综合性、开放式、效能型救助。今年,市民政局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一门受理、一表登记、协同办理”机制,整合条线资源,规范服务流程,确保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加快完善全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扎实开展包括金融资产在内的各项收入核对工作,从严查处、有效遏制“人情保”“关系保”及“错保”现象;突出“救急难”试点,尝试建立“政府托底、慈善参与、社工介入”面向新市民的“救急难”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适时调整各类社会救助标准,及时启动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市民政局将加快构建“大慈善”格局,加大慈善社会化运作力度,积极引导和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以扶贫济困为重点的慈善活动,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慈善捐赠,建设慈善社会服务平台,做优慈善公益品牌。培育福利彩票销售新的增长点,完善公益金资助项目评审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稳步推进市区民生保险险种、理赔范围和赔付标准统一,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500张做好5万名老人生活能力评估

      今年,市政府首次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实事项目十个方面之一单列,全年计划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500张、日间照料中心30个、助餐点90个、助浴点17个;建立3个中央厨房,培育5家规模化助餐企业;做好5万名老人生活能力评估;培训2000名养老专业人员。各地也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持续优化养老床位结构,扩大民办和护理型床位占比。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社会化运作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税费优惠及养老从业人员培养、补贴、落户的操作细则,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利用好5000万元产业引导基金,重点发展老年生活照料、生活用品、医疗健康等服务产业,推进养老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稳妥推进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使民办和公办养老机构平等参与竞争。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双向转介机制。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强化居家养老基础地位,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虚拟养老院等措施,把“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开展老年人生活能力标准化评估,将关怀送到每一位老人家中。

      推进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健全扶持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机制

      围绕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求,我市将加大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孵化培育、能力提升和监督管理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分类推进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做好已成立的行业协会商会、科技、公益慈善和城乡社区服务等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扶持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机制。

      民政系统要带头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继续做好相关资质认定和公益创投、公益采购、等级评估、培育培训等工作,确保政府职能转得出,社会组织接得住、干得好。按照“宽进严管”原则,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登记管理、行业主管和职能部门职责。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丰富监管方式方法,开通“苏州市社会组织网”,推进登记许可、年度检查网上办理。建立社会监督投诉举报受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界来监督社会组织,加大社会组织违法活动和非法社会组织的查处力度,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制定法人治理、信息披露、资金监管等内部制度规范,推动社会组织依法运行、有效治理。

      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涵以“政社互动”带动基层治理体制创新

      “政社互动”已成为苏州社会治理的特色名片,各地要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平台作用,进一步丰富社区建设内涵,以“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带动基层治理体制创新。

      民政系统要继续深化“政社互动”,推进“政社互动”在外来人口治理等实务领域的拓展运用,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开展“三社联动”综合试点,健全沟通协商机制,探索规范基层各类主体之间开展协商的内容、载体、途径、程序、机制等,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广泛性、多层次、制度化。以信息技术应用倒逼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成集社区管理服务、民意沟通、信息公开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开展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下沉并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服务管理最优化。巩固社区减负成果,做好“3份名录”的动态调整和跟踪评估。开展业主自治、物业服务、社区指导“三合一”试点,探索社区居委会指导监督物业服务新途径,探索建立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库,制订服务质量标准和绩效评估办法。

      加大拥军优属、排忧解难力度

      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发展

      今年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评比年,各地要以争创“六连冠”为抓手,切实把拥军优抚安置各项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要借助双拥创建平台,加大拥军优属、排忧解难力度,督促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明确部门责任,力争实现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满堂红”。

      各地要认真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稳步提高优抚保障水平。进一步拓展优抚服务,建立完善定期沟通联系和适度普惠的节日慰问制度。鼓励和支持退役士兵创业,推进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实现“积分选岗、阳光就业”,确保“一人一岗”,增强退役士兵在就业创业上的竞争力。

      加快推进各级骨灰堂建设公墓存量地30%用于绿色殡葬

      殡葬改革事关千家万户,各地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殡葬改革,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各级骨灰堂建设,各经营性公墓要确保存量地的30%用于绿色殡葬,不断探索社会殡仪服务行业自律管理,引领并净化社会殡仪服务市场。

      各级民政部门要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加强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库建设,健全未成年人社区保护网络,建立困境未成年人“监测、预防、发现、报告和干预”机制,

      让更多特殊的孩子得到政府保护和社会关爱。推广协议离婚劝导服务,在全面试点基础上,各地婚姻登记处要全面建立离婚劝导机制,推广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劝导服务。同时,要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大地名规范管理和吴文化地名发掘、保护力度。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