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这些教育民生实事,办得咋样了?

15.01.2021  03:09

  “小胖子、‘小眼镜’的问题要重视起来。”“身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多关注。”“‘择校热’缓解了,学区房依然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如何来破解?”1月13日,12名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走进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厅厅长、主要处室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座谈,共话教育谋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让政策更好聚焦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坚持深化改革,让政策更好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座谈会现场不少代表委员也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譬如去年出台的‘公民同招’政策,公办民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择校热’就得到明显缓解。”省人大代表、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总工程师张玉成说。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介绍,去年8月,全省6171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和592所民办学校真正实现了公民同招、免试入学,同时,省、市两级阳光招生平台全面投入使用,报名信息、录取信息、招生计划数、电脑派位计划数等数据在平台上一目了然。9月,全省181万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全部顺利入学开学。

  “这是个好政策,但社会上还是有老百姓对最优质的学校有强烈需求,导致学区房还有热度。”张玉成建议说,“下一步要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以引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结对合作等多种形式满足大家的教育需求。

  代表委员们反映,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额外负担重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检查评比多等,如何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葛道凯说,2019年,省教育厅通过归纳整理,摸清了教师减负的“累点”“痛点”,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2020年制定《省级机关部门涉及中小学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清单》,省级进校园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72%,要求未纳入清单的事项,一律不得开展。通过清单管理,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营造一个安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环境。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通知》精神,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列入教育督导内容,确保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做到每年更新、动态调整、总量不增。

  2018年起,我省启动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依法取缔5405家,有效治理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这一“雷霆出击”,引发了省政协委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敏的持续关注。“教育专项治理,还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他建议说,校外培训机构规范了,但价格乱象还是存在,“希望省有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关的政策,将价格明确规范起来。

  坚持扩大供给,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扩大教育供给,才能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2018年以来,每年全省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00所左右,增加学位超30万个,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消除取得明显成效,66人以上超大班额班级已经清零。”葛道凯说,尤其是每年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50所左右,连续三年扩招学生约12万人。目前,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比例达到了58.03%。

  “这些学校的硬件条件怎么样?”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蒋沁追问说,这些年我省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与此有没有关系?“我省对教室的采光照明都有明确要求,对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也一直在推动学生养成用眼卫生习惯。”葛道凯说,2019年的中小学生近视率已经有所下降,但2020年上半年有所反弹,“中小学生近视率是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抓好。

  “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直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三五’以来,我省平均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0所左右,全省85%以上幼儿就学于省、市优质幼儿园,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实现每1.1万人口拥有一所幼儿园。目前,我省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已超过85%,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80%的任务。”葛道凯说,我省出台了《江苏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确保符合条件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整改为公办园或者民办普惠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2020年,省定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从原来的300元/生·年提高到650元/生·年,同时要求对认定公布的达到相关办园标准、办园行为规范,且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收费标准2倍的普惠民办园执行同等标准。

  “学校建设了、硬件上去了,教育要有质量,师资配套更要跟上。”省人大代表、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乡长薛元金在现场拿出了一份工资表,“目前教育的投入仍存在缺口。我们一些乡聘、自聘的幼儿园教师,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收入只有1000多元。如何留住年轻教师?如何让他们安心从教?希望能够出台相关的政策,帮助提升这些教师的工资待遇。

  坚持育人为本,建设更良好的教育生态

  近年来,江苏教育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用各项暖心服务持续改善社会教育生态。葛道凯说,譬如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等举措,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目前全省80%的小学、50%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学生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0%至40%,少数学校参与学生数达90%。参与教师数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至50%,基本满足了家长接孩子放学困难的需求。

  “如何更加优化课后服务的内容,调动起教师们的积极性?”有代表委员提问说。葛道凯说,各级财政对课后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省财政安排1.9亿元用于苏北地区课后服务补助。去年省教育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出台了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文件,明确课后服务经费解决方式和收费标准,确定课后服务费每学期不超过300元,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减免,有效推动了课后服务工作的进一步落细落实。

  目前,我省“五育”教育不平衡,相对重视智育培养,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重视不够。不少代表委员也反映,要多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下一步推进‘五育’教育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应试化。”省人大代表、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主持人马青说,现在一些基层学校把“五育”教育的经念歪了,音乐课考五线谱,科学课变成了理综小测试,“甚至为了体育课的跳绳考试,家长给孩子报了校外补习班。这样的‘五育’教育,变成了新的压力,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吗?

  “我们学校专门送了老师去国外进修心理学,还引进了两名硕士研究生做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省人大代表,海安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吕建建议,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使其成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要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研判干预,“缓解家长的焦虑,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王拓)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