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他们行至远方,传道授业

17.02.2018  20:22

教育是他们心中不灭的诗歌,传道授业,是他们不断前行追逐的远方。这一年,有一群靖江支教老师,带着信仰,走出靖江,甚至走出国门,用渊博的学识、洋溢的热情、执着的意志、浓浓的情义,打动、感染、温暖更多的学生,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王振宇:返靖最爱看藏族孩子的邮件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许许多多的老师,可你是唯一一个能影响我思想的老师,别的老师经过我的生活,而你经过我的生命。”“王老师,我大学报考的也是历史专业,这都是您的影响。”“藏族学生不善言辞,更不善表达,可我相信,老师是懂我们的,懂我们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深藏心底的那份爱。

2017年,刚结束进藏三年支教生活返回靖江的王振宇(图左),又有些想念藏区孩子那一张张带着质朴高原红的脸蛋。每当这种思念涌上心头,他就会点开邮箱,看一看三年来藏族孩子们发给他的邮件。自他结束支教回靖后,孩子们的邮件还在不断更新,和他畅聊别后生活,过往情谊。

2014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号召江苏优秀教师赴西藏拉萨支教。消息传来,王振宇心动了。带着对温馨家庭的眷恋和对雪域高原的无限憧憬,他远赴西藏支教,成为我市援教进藏第一人。

在藏区教学中,王振宇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汉语功底较差,有的学生对题干理解都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些问题,王振宇循序渐进,放慢教学进度,耐心帮学生将基础打扎实。期中、期末考试中,王振宇所带的班级比平行班的均分高出了20多分。在学校举行的高效课堂比赛中,他也凭借过硬的业务技能,获得了一等奖。在藏期间,王振宇对这里的孩子们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发动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给予贫困孩子资助。每月,他将一半的生活补贴用来改善贫困学生的伙食。

在2015年6月的高三毕业典礼上,王振宇在接受高三藏族学生们甜美的青稞酒和洁白哈达的同时,也收到了所教高二藏族学生们的一封信:“老师,我们已经离不开你,听说您支教即将结束,我们恳请您继续留下支教,直至我们高三毕业,我们相信,在您的教育下,我们明年一定能够步入理想大学的校门。”2015年8月,王振宇选择二次进藏支教,直至2017年暑假,他将这段援藏路又多走了两年。

如今,西藏已成为他深深眷恋的第二故乡。回首三年援藏路,王振宇感慨无限:“不惧天涯陌路,不争岁月悠长。拿时间换空间,圆高原教育梦。

 

朱照红:高速广告牌点燃支教激情

朱照红说,到西藏支教的想法源于一个瞬间——高速路边广告牌上的一句“为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唤醒了他心中的那棵萌芽,一方面是对西藏这个神秘之地的向往,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用另一种思路看待职业教育,希望能在不同的教学背景中检验以往的教学成果。

2016年7月,朱照红(图左)作为江苏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的一员,远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任常务副校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支教工作。他提前了解到,拉萨市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的职业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出现过中断办学的现象。他支教的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2013年,是自治区内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备、师资力量较强的一所学校。然而,由于缺乏各种经验,包括拉萨二职在内的大多数自治区职业学校在该区域的社会认同度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阻力。援藏一年多来,朱照红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上,并根据当地实际,合理转换授课方式以及教学管理模式。

唐卡是藏族文化的精髓,它集艺术、绘画、宗教等元素于一体,承载着悠久的历史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拉萨二职的唐卡专业是它的一大特色,意在培养技艺精湛、素养深厚的唐卡画师。然而朱照红发现,由于师资和实训条件限制,该专业一直未能引领国内其他院所的专业建设。朱照红主动与西藏自治区达氏集团、西藏文化发展促进会和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唐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谈判,最终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在朱照红的努力下,拉萨二职已经与92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其中的24个企业有着深度合作。

 

范 骏: “爸爸回家倒计时”让他心酸也欣慰

2017年12月1日,范骏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张让人有些鼻子发酸的照片,题名为《女儿做的“爸爸回家倒计时”》。图片拍摄的一张白纸上,稚嫩的笔画写满了0到53的数字,其中53到42已经被认认真真地划去。

这一天,距离他离靖抵藏,已经过去127天;这一天,离他回家与家人团聚,还有41天。9岁的女儿记得很清楚。白纸上留下的铅笔印记中,仿佛可以看出小姑娘眼神中的期待与喜悦。

2017年7月27日13:11,西宁曹家堡机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范骏(图中)的心绪也被这场小雨湿润得有些惆怅。高原支教是自己的梦想,但当飞机穿过云层,他才体会到对家中老小的那番牵挂。

傍晚17:10,这种惆怅被纯净的天空和藏族人民的热情驱散。那一刻,他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教育援藏之旅。

很快,这个高高大大的男老师体验到了高原反应的威力:头晕目眩、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嘴唇发紫,氧气瓶和加湿器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好在学校安排了一周的休整时间,但范骏心中盘算的,却是此时距离援教学校开学只有13天时间了。

努力克服种种不适,范骏投入工作中。而与他同行的援友中,有人因为高原反应十分严重,遗憾返回。进藏一个月,他一下子瘦了20斤。

在藏生活初期,最困扰他的,不是教育教学,而是适应藏区环境,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入藏后,范骏第一次给自己煮了顿稀饭,稠得像是米饭,只好自己挠挠头,兑些纯净水吃完。晚餐,对着食谱捣鼓半天,居然做出了杂粮粥和西红柿炒鸡蛋。

生活不易,但藏区支教生活也有说不尽的快乐。在西藏,范骏见到了学生运动会上热情的藏族锅庄舞;布达拉宫前,最纯净湛蓝的天;拉萨河畔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早晨的雪山、傍晚的彩霞……所有这些都让他对神奇瑰丽的西藏着迷不已。

 

施 燕: 为彝良孩子建成图书室

彝良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环境、土地都较为贫瘠,是云南有名的贫困县。2014年初,云南地区发生地震后,施燕初到这里参与志愿服务。在给孩子们分发书本时,他们视若珍宝,双手接过,喜悦溢于言表。那时候,施燕就深知,自己还会再踏上这片土地。

2017年11月23日,施燕(左一)第二次奔赴彝良。她在微信上这样写道:“雪后的山上开满冰花,天气不是很好,气温低,小伙伴掉队,各种周转,但好在我们的目的地一致,心的方向一致,感恩遇见,感恩一切。

再次来到这里,展现在她面前的是一番新景象。尽管山路一如既往地崎岖,但当看到孩子们已经坐在舒适的图书室内看书、学习,她的内心无比喜悦和欣慰。孩子们所在的图书室是志愿者们筹谋已久的成果,这也是彝良荞山镇上唯一一个图书室。

孩子们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环境非常艰苦,而且急需课外读物。当时看到孩子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大家就计划每年给孩子们捐100本图书。如今第一所图书室建成了,争取明年能够让第二所图书室也落成。”施燕说。

图书捐赠、帮困结对、热水设备……再次来到这里,施燕圆梦计划表上的项目越来越多。施燕说,官房小学是当地较大的学校。但这么多人的学校,却没有热水设备。2000米海拔,水冷到结冰,200个住校的学生没有热水用,甚至喝的都是冰凉的生水。美术课时,她想帮一个孩子把手擦干净,结果擦了三张湿巾还是擦不干净。手上、脸上的黑色污渍,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清洗,孩子们整日都是“脏兮兮”地生活。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施燕说。好在,如今爱心圈不断辐射,越来越多素不相识的人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中,团队已发展百余人。

15个小伙伴,单程12个小时,4天3晚,这是一场不会say goodbye的爱心之旅。”结束第二次云南彝良之行时,施燕这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