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盲婆婆开通爱心热线14年 还出版过盲文书

26.01.2015  17:11

  67岁的诸敏,曾经看过这个世界的精彩。20年前下班路上,突然看不见。从此,白天连着夜的黑,在黑暗中摸索了20年。

  在北环社区,诸敏是一位“社区明星”。社区有个道德讲堂,每月一讲,这个月主讲的故事主人翁就是诸敏。

  眼睛看不见,日子也要过得有生气

  诸敏的眼睛,是47岁那年,下班途中,突然看不见的。她硬是扶着墙根,一步步摸回家。后来医生检查下来的结果是:眼球坏死,必须摘除。

  诸敏从小被父母遗弃,没结过婚。眼睛瞎了后,好强的她终于没忍住突然天黑的日子,服安眠药自杀了,是楼上邻居、退休医生陈美英救了她,照顾诸敏的一日三餐,帮着洗衣、扫地,一颗枯死的心,慢慢温暖过来。从此,她喊陈美英为“姐姐”。

  她自学盲文,花一年半时间写了两本盲文书,一本《坎坷》,讲述自己从生下来到眼睛失明再到姐姐关心的过程,一本《一个征服黑暗的人》,写自己如何战胜黑暗的故事。她给自己取笔名叫“阳光”,这两本书被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后,全国各地的盲人都给她写信。

  一部“爱心热线”,坚守了14年

  诸敏想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人生不能掉头,只有坚强,必须坚强。2000年,她开通了心理热线,帮别人排忧解难,只要你有烦恼,都可以打热线向她说一说。

  “打电话来的,有婚姻不幸福的、工作不如意的,残疾人比较多,想要轻生的人也不少。”14年来,诸敏算不清接过多少电话,劝勉过多少消沉的人了。接的第一个电话,是一个妈妈为儿子打来的,儿子的女朋友变心了,他很郁闷,要自杀。“诸大姐,你无论如何要救救我儿子。”诸敏最后和小伙子直接通上了电话,她让小伙子冷处理,什么也不要多想,每天打个电话给她就行。这个小伙子连着和诸敏通了7天电话,当中怎么沟通的,诸敏不记得了。只记得半年后,小伙子妈妈电话来报喜:儿子重新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

  23日晚上,在常打工的王女士打电话来,说15岁的儿子不想上学,天天打游戏看电视,妈妈愁死了。诸敏和她儿子通上了电话,跟他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坎坷经历,初中时自己就打工挣学费……最后,对方说:“婆婆,你真伟大,我不看电视了,以后好好做作业。

  诸敏劝人,从不说模棱两可的话,直抒己见。有一位家境不好的小伙子要结婚,女方要房要车要彩礼,小伙子妈妈急得喝农药自杀了。郁闷的小伙子打电话给诸敏倾诉,诸敏当时就没留情面,“结婚不是买老婆,这样的女人不能要!

  感谢的人太多,很多都记不清了

  通过这部“爱心热线”,诸敏交了不少朋友。她说最喜欢过年,每到过年,电话很多,都是受过她帮助来拜年、表达感谢的。有一个北港的女的,一直要做菜送来,被诸敏谢绝了,说只要她开心就好了。“太多人了,人和事都对不上号了,有个女的说我挽救了她一个家庭,我也不记得了。

  为了让诸敏成为一名更加专业、正规的心理辅导员,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专门为她编了一套培训教材,派心理老师上门服务。如今的诸敏,与人沟通更注意方式方法,比以前温和多了。不过因为神经衰弱,她睡得早,晚上9点后,就不接电话了,因为被吵醒了就完全睡不着了。

编辑:陆菲